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88 不“仁”的危害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9-25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88

孟子•离娄上7.3

“仁”的危害

【原文】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1);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2)

【注释】

(1)宗庙:这里指采邑(封地),因为卿大夫先有采邑然后才有宗庙。

(2)强jiàng) 强硬不屈;固执。

【译文】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获得天下是由于仁,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诸侯国家的兴衰存亡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天子不仁,不能够保有天下;诸侯不仁,不能够保住国家;卿大夫不仁,不能够保住祖庙;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现在的人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这就好像既害怕醉却又偏偏要拼命喝酒一样。

【读解】

前章中,孟子引用了孔子所说的“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指出做君主者必须施行仁政,做到仁政爱民。进而剖析了“不仁”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本章中,孟子延续前章,进一步剖析了“仁”对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庶人的重要性以及“不仁”对各类人群的危害及后果。最后慨然叹惜:“现在的人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这就好像既害怕醉却又偏偏要拼命喝酒一样。在表达对当时社会乱象无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唤醒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的所有人都一定要“求仁得仁”,万万不可懈怠。

儒家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就是“仁”,“仁”的精神贯穿于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无论从那个角度,那个视野来看,孔子的教言当中处处都有“仁”的影子。有人统计,整部《论语》中讲到“仁”的篇目至少达50处之多。《孟子》中提到“仁”的篇目也不下20处。

举个浅显的例子,仁其实好比坚果的最核心的部分,如核桃仁,这个仁就是本质,孔子把“仁”归结为最高道德标准,一个人是否有道德,关键看他是仁还是不仁!仁从字面上看,从二不从三。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三才关系看“天地人”,我们把人去掉,我们要效法天地,道法自然,我们就能够保持仁的状态,尧舜禹汤周公之所以仁,他们都是懂天命知天命,他们能够超越小我的局限,他们为民服务都是效法天地的结果。

具体而言,仁就是仁爱。就是夫妻、父子、君臣之间保持的一种互动的人际关系。其背后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互动的次序与结构,有每一个人所关心的老吾老、幼吾幼,长其长、亲其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伦理道德的标准与关系,这也是维系家国天下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仁。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必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作为一个辅佐国君的大臣,其效忠家国天下必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

某种意义上讲,绝大部分人都具有“仁”心,就像核桃一样,仁在内心深处,我们看不到,我们被坚硬的外壳所包裹,被世俗的名利所诱惑,被个人的眼光所局限,我们大部分时间处于“不仁”状态,我们做了许多过头的事情,甚至违法犯罪,直到某一天,才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善就是仁,这个善就是良心,这个善就是道,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以想像,始终保持仁的状态,能够悟道是多么艰难的事。

但反过来,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 》7.29)意思是说,“仁”离我们很遥远吗?其实要得到“仁”,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要说“仁”离我们很远,不是距离的远,而是心理上的远。有自我设限的因素存在,那么“仁”就显的高不可攀,让人望而却步但实际上,仁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一旦我们信心生起,仁就在眼前。

孟子简介(下):孟子早年受业子思(孔伋,孔子之孙)之门人。他孔子尊崇备极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与孔子一样,孟子一生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随从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

审编发布:秦荣光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