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12 大与小的辩证关系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3-02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12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2.2

大与小的辩证关系

【原文】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释】

囿: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

刍荛:音 chú ráo指割草打柴本义是割草,引申为割草的人和割下来的草,还可以引申为吃草的牲畜,如牛羊。荛,古汉字,意思是柴草、割柴草。

雉兔zhì tù,读,此处指猎取野鸡和兔子。亦指野鸡和兔子

【译文】
  齐宣王问道:“文王的园林有七十里见方,有这事吗?”孟子答道:“在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竟有这么大吗?”孟子说:“百姓还觉得小了呢。”宣王说:“我的园林四十里见方,百姓还觉得大,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文王的园林七十里见方,割草砍柴的可以去,捕猎兽的可以去,是与百姓共同享用的,百姓认为太小,不也是很自然的吗?我初到齐国边境时,问明了齐国重要的禁令,这才敢入境。我听说国都郊区之内有个园林四十里见方,杀了其中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这就像是在国内设下了一个四十里见方的陷阱,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是应该的吗?

【读解】

孟子通过把文王的猎场与民共享和齐宣王的猎场几同于杀人的陷阱进行对比,突出了齐宣王的不仁,指出了齐宣王只知自己享乐,却不能与民同乐行径由此讽谏齐宣王实行仁政。

孟子一方面申述文王的宽厚仁爱之举,以致民众认为七十里猎场尚且嫌小而另一方面,孟子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齐宣王的苛政严刑:进关则问禁,猎鹿则刑人。两相对照,凸显出自己对于暴政的批判,从而说明自己的观点——施行仁政,与民同乐。并有此劝谏齐宣王,只有施行仁政,与民同乐,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才能保国安民,才有可能王天下。

孟子简介(下):孟子早年受业子思(孔伋,孔子之孙)之门人。他孔子尊崇备极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与孔子一样,孟子一生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随从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

审编发布:秦荣光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