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76 信赖的力量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2-16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76

《论语· 子张篇  19.10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百姓信任之后才去使用他们,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君子只有得到了君主的信任,才能直言劝谏,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学记】信赖的力量

王鹏翔

此章重点有个字,即“信、劳、厉、谏、谤”。

“信”而后劳其民,信者精诚所至,诚敬于心而不欺,在君子看来,信高于生命,我们会看到在中国的历史上,凡是有作为,流芳百世的仁人志士,在信字上是做足了功夫的,最奸恶的人也想交到一个有信的朋友,由此可见,信是贯穿善恶的。此章所言之信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此信为正信,亦为信义,君子先有信义而后劳于民,故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君子与民众,唯有信义可以成为互通的纽带,如果君子认为他与民众之间还未建立信义,则不能有劳于民,此为君子于信之重,故而子夏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厉”者厉以害也,疾病之意,为不完满。在君子看来,如果未能与民众建立信义而劳于民,则为害,此害者害于徳,更是损害了上下之间的健康关系,所以君子不会在未有建立信义的情况下去有劳于民。故而子夏说:“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谏”者劝谏,君子重信,事事以信为先,在未有建立起以信义为基础的关系纽带之前,则不会轻易劝谏于上位者,此为识时,也是智慧。否则有可能被上位者视为毁谤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故而子夏曰:“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按语】君子所重者,信也,无信而劳,为害。无信而谏,谤。君子先有信而劳,先有信而谏。所谓劳谏在于利人,若无信,则为厉、谤也。

君子重于信

不信无所应

虽有劳谏义

无信情难敏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信,谓人信之。厉,犹病义。言事上使下,皆必诚意交孚而后可以有成。然亦有虽不信,不容不谏,如箕子比干是也。亦有虽未信,不容不劳之,如子严为政,民欲杀之事也。子夏此章,举其常而言之。

《论语正义》:郑注云“厉读为赖,恃赖也。

正义曰:管子度地:“厉以害也。”注:“厉,疾病也。”言上劳己,使己病也。

《四书遇》:“信”在未“劳”、未“谏”之先、全在一段精诚感格上,说到“谤”、“厉”处,是不避“劳”与“谏”,正见“信”之不可缓耳。

《论语集注》:信,谓诚意测恒而人信之也。厉,犹病也。事上使下,皆必诚意交浮,而后可以有为。

《论语义疏》:江熙曰:“人非忠诚相与,未能谏也。然投入夜光,鲜不按剑。易贵孚在道,明无素信,不可轻致谏之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夏荷:君子所重者,信也,无信而劳,为害。无信而谏,为谤。君子先有信而劳,先有信而谏。所谓劳谏在于利人,若无信,则为厉、谤也。——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止语:子曰:民无信不立。得不到民众的信任,一个国家都可能垮掉,可见信赖的力量。行走于世间,最有实力的,是有诚信的人,信而无所不能,无所不得。己无信,他人岂能信你?有德行的人往往把诚信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一生的功课来做。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