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56 纣王的不仁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1-12-17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56

微子篇第十八

【引语】本篇共计1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一篇中有如下内容: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

《论语· 微子篇 18.1

【原文】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译文】因为纣王昏庸残暴,微子因此离开了。箕子被囚,成了奴隶。比干劝谏不成,被杀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学记】纣王的不仁

王鹏翔

微子,姓子,名启,微子是他的爵称,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是纣王的兄长。纣王昏庸无道,残暴不仁,鱼肉百姓。微子向纣王劝谏,以行仁政,纣王不听,便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商量,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于是微子放弃了官位,逃到了国外。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祭器造访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帝辛的情况。周武王很受感动,乃释其缚,“复其位如故”,仍为卿士,改封于宋,为宋公即宋微子。

箕子是纣王的叔父,纣王的残暴行径,让他心里难过极了,祖先创立的殷商帝国,繁盛已近六百余年,难道就要毁于本朝吗?看着身处水深火热的民众,他决心去劝谏纣王,试图挽回这衰乱的局面,当时有人就劝他不要去,微子因为劝谏不成,已经逃走了。箕子便说:“作为一国之臣,看到君主有过错,劝谏不成就离开,这不是在彰显君主的恶而向民众展示自己的善吗?这样的事情我不忍心去做”。然而,他的真诚依然未能唤醒纣王的良知。箕子痛苦极了,索性披头散发,一下子发起癫来,简直疯了。这也许是箕子最无奈的一种发声,可惜纣王看不懂,他以为这个叔父真的疯了,于是囚禁了起来,将他变成了奴隶。武王攻克商朝首都朝歌时,箕子乘乱逃了出来,他坚决不作二主之臣,相传,箕子后来逃到了朝鲜,建立了箕氏侯国。

比干(gàn),子姓,比氏,名干,是纣王的叔叔,亦称王叔比干,乃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师(丞相)。青年时就以太师身份辅佐商王帝乙,帝乙去世时,将年幼的纣王托付于他,成为顾命大臣。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哀叹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意思是说:君主有过,作为臣子的不去劝谏,非忠臣所为。因为畏惧死亡而不敢言谏,非勇者所为。君主有过就要劝谏,他不采用所谏之言,自己就以死来明志,这才是真正的忠。果不其然,比干向纣王强谏了三日而不肯离去,最终被暴虐的纣王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处死,史书上说纣王将比干刨心处死。

孔子被这三位前贤的事迹所感动,于是说:“殷有三仁焉。”,这三位可以称之为仁人了。他们最后的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一心为国为民,不计得失,不畏生死的行为足以证明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按语】:微、箕、比干三人见天下无道,皆以至诚恻隐为公之心显其本心,行虽不同,报国为民之心则同,所以为仁也。夫子时,礼崩乐坏,天下有圣贤之徳才者,人主弃而不用,与三人谏而不用者相同。夫子籍此以史喻今,以示天下之无道,以勉门人能向其仁。此仁生于心,成于外,忠其国,安于民,除此则无仁可求也。

殷有三仁人

行不同

恻隐以显情

爱民在其仁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微、箕,国名。微子,纣之庶兄。箕子、比干,纣之诸父。

此篇多记仁贤之出处,列于《论语》之将终,盖以见孔子之道不行,而明其出处之义。先之以此章,见殷之亡由于不用贤,伤今思古,所以叹孔子之道穷而斯民之不能脱愈祸乱。

《论语正义》:马曰:“微、箕,二国名。子,爵也。微子,纣之庶兄。箕子、比干,纣之诸父。微子见纣无道,早去之,箕子佯狂为奴,比干以谏见杀。”

仁者爱人,三人行异而同称为仁,以其俱在扰乱宁民。

诗邶柏舟疏引郑注又云:“箕子、比干不忍去,皆是同姓之臣,有亲属之恩,君虽无道,不忍去之也。然君臣义合,道终不行,虽同姓有去之理。故微子去之,与箕子、比干同称三仁。”

《论语集注》: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处于至诚恻恒之意,故不咈乎爱之理,而有以全其心之徳也。杨氏曰:“此三人者,各得其本心,故同谓之仁。”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仁者爱人,忧天下,为苍生社稷,杀身成仁,临危不惧!

*zz*ค:王老师又帅又有爱,不仅利用音频、书写传播传统文化,还百忙中到处做善事,用实际行动践行所学,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辛苦了!

颜姐:三人的思想及行为看似互不相容互相排斥,但孔子均称三人为仁,可见仁者见仁!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