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41 孔子的诘问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1-11-08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41

《论语·阳货篇17.11

【原文】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只说的是玉帛等礼物吗?乐啊乐啊!难道只说的是钟鼓等乐器吗?”

【学记】孔子的诘问

王鹏翔

“玉帛”在古代指交际或祭祀时用作礼物或供品的玉器和丝织品,泛指贵重礼品。国与国之间交往,为表示友好和敬重才会以玉帛等礼品相赠。同样,人与人交往,对某个人心生敬畏,才会以玉帛,或者其他贵重物品相赠,是为礼。如果并无敬畏恭敬之心,却也送去了许多名贵物品,是为乖,也就是不符合情理,必有隐情,是谄媚,抑或是行贿,或是为了显摆张扬。礼者主在一个敬字,贵在一个序字,所以礼品不过是敬的表达形式。

钟鼓,乐之不可缺,乐章起处,钟鼓齐鸣,庄严而神圣之感油然而生,凡是有乐处,必有钟鼓,这是乐以和为贵的妙用,非是钟鼓的功劳,钟鼓只是乐的器用。同时,乐用钟鼓也应符合礼制的要求,否则就是僭越违礼。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和社会各个阶层不再遵守周礼规定的典章制度,社会矛盾激化,纲纪紊乱;违礼、僭礼之事层出不穷,礼制的权威遭到严重的挑战。高阶层如天子没有权威,不能约束诸侯的行为;诸侯开始不朝贡天子,甚至僭越称王,使用天子礼制;诸侯的士卿弑君或篡权自立者也是屡见不鲜。低阶层的平民开始不守信义,不知廉耻,伦理道德文化的日渐式微,致使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在此背景下,礼乐仅仅成了一种形式,而在具体使用方面,则常常被弃本求末,甚至适得其反。夫子为了纠正此类弊端,遂发出如此诘问,以便唤醒人们遵守礼法,重振礼乐。

此章夫子对礼乐的论述可解读出如下三层意思。

其一:礼乐的根本。礼主敬,乐贵和,敬和为礼乐之本,玉帛和钟鼓为末,时人常常忽视了礼乐的根本,只是重视玉帛和钟鼓的作用。然而,如此一来,再贵重的礼品,再好听的钟鼓,与礼乐又有什么相干呢?如果僭越违礼,超越礼制的规定滥用玉帛钟鼓,那就是大逆不道和别有用心,与礼乐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作用背道而驰。


其二:礼乐的精神。礼在序,乐在和,比如一家之中,有一人不愿遵守家规,我行我素,就是无序,无序便不合情理,不合情理就会不和。所以,礼乐无处不在,天下每一事物都有礼乐。朱子说:“盗贼至为不道,然亦有礼乐。盖必有总属,必相听顺,乃能为盗。不然,则叛乱无统,不能一日相聚而为盗也。”意思是说:盗贼的行为并无道德可言,但是也有礼乐,他们有统领,也有自己的规矩,相互听从,如此才能为盗,若是无礼乐,就会出现混乱而无序的状态,根本就不能相聚在一起。

其三:礼乐的用处。礼乐的可贵之处在于安上治民,化民成俗,移风易俗,此为礼乐的大用之处,如果不能用于此,只是把玉帛和钟鼓作为礼乐的根本,其实已经脱离了礼乐本有的精神。

【按语】夫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乐之用在敬,在和,敬而有序,和而为乐。继之以礼乐,在人则夫妇、父子、君臣相序相和,在国则上安于政,下治于民,移风易俗,此为礼乐之根本。若是惟玉帛钟鼓为尚者,礼乐之本已失,虽有玉帛钟鼓,然不能为礼乐也。

枝繁叶茂有深根

玉帛钟鼓在和敬

夫妇人伦长序顺

礼乐皆为万物用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玉帛,礼之所用。钟鼓,乐之所用。人必先有敬心而将之以玉帛,始为礼。必先有和气而发之以钟鼓,始为乐。遗其本,专事其末,无其内,徒求其外,则玉帛钟鼓不得为礼乐。

《四书恒解》:夫人爱敬之良,不容自己,而后有礼乐以达之节,而和之无非所以全其天性,故曰:“礼之用,和为贵”也,为盗者蔑天良,而干法纪即有统属,而相听顺亦狐群狗党,何名礼乐哉。

《论语正义》:郑曰:“玉,圭璋之属;帛,束帛之属。言礼非但崇此玉帛而已,所贵者,乃贵其安上治民。”

马曰:“乐之所贵者,移风易俗,非谓钟鼓而已。”

荀子大略篇:“聘礼志曰:‘币厚则伤徳,财侈则殄礼。’”

汉书礼乐志:“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畏敬之意难见,则著之于享献辞受,登降跪拜。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于诗歌咏言,钟石管弦,尽嘉其敬意而不及其财贿,美其欢心而不流其声音。”

郑注云:“言乐不但崇此钟鼓而已,所贵者,贵其移风易俗也。”

《四书遇》:礼有时而坏,乃所以为礼;乐有时而崩,乃所以为乐。由是以思,礼不在玉帛,而乐不在钟鼓也,益明矣。

《论语集注》:程子曰:“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只此两字,含蓄多少义理。天下无一物无礼乐。且如置此两椅,一不正,便是无序。无序便乖,乖便不和。又如盗贼至为不道,然亦有礼乐。盖必有总属,必相听顺,乃能为盗。不然,则叛乱无统,不能一日相聚而为盗也。礼乐无处无之,学者须要识得。”

《论语义疏》:王弼云:“礼以敬为主,玉帛者,敬之用饰。乐主于和,钟鼓者,乐之器也。于时所谓礼乐者,厚贽币而所简于敬,盛钟鼓而不合雅、颂,故正其言义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礼轻情意重,是否珍贵在于用心。

芳草:礼者主敬字,所以才有物轻情义重的说法。人情往来故然是礼,但缺乏敬畏坦诚之心,只是一场利益的交易。 乐者主贵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国歌响起,每个人的心都会生起爱国,团结护国之心。乐曲无分国界,人与人之间距离自然拉近,和谐共处。 夫子时期礼崩乐坏皆是社会已没有敬和的风气了。

颜姐: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礼乐无处无之,学者须要识得!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