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76 越到低谷 越需要坚守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76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引语】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论语·卫灵公篇》15.1
【原文】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3)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4),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3)愠:音yùn,怒,怨恨。
(4)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评析】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学记】越到低谷 越需要坚守
王鹏翔
此章本在绝粮处为另一章,但朱子和钱穆先生将此两章合为一章,从卫到陈本就是一件事情,合二为一更为妥当一些。
陈就是“阵”,多指军事方面的事情。俎(zǔ)豆是古代装肉食的器皿,一般在行礼的时候才会用到,所以俎豆多指礼义方面的事情。卫灵公这个人整天就想着怎么样去掠夺别国的土地,在他的心里也只装着军事作战的事情,他听说孔子是一个全才,在见到夫子的时候,张口就问:“敢问先生,您会作战吗?”,这架势有点像招聘员工的感觉,俨然不把夫子放在眼里。卫灵公太轻看夫子了,以为他老人家一路风尘扑扑地跑到卫国,只是想混口饭吃而已。夫子从卫灵公的话里听出了他大概的意思,眼前的这个执政者不是自己想要辅佐的人,于是干脆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意思是说:“礼义方面的事情我曾经听闻过,军事方面的事情,我却从来没有学习过。”夫子来卫国是为天下礼义道统而来,至于军事谋略这种只是为了攻城掠地的事情,夫子并不想参与。于是第二天天一亮,夫子带着随行的弟子转身就去了陈国。
不曾想,在陈国竟然断了粮食,弟子们好多天都没能吃上饭,一个个直接饿倒在床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子路看着这样惨不忍睹的景象,有点对人生产生怀疑的感觉,心里极不高兴,实在是憋不住了,就跑去问夫子:“敢问老师,君子也有穷困到这样的时候吗?”,夫子听到子路略带质疑的问话,也不生气,捋了捋胡子,不紧不慢,用充满信念的眼神,看了一眼子路,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是啊!君子虽有穷时,但依然固守,小人穷困时,便无所不为了。”说完之后,夫子又叹息地摇了摇头。
夫子最后的这段话,意味深长,多少人经受住了富贵的诱惑,却最终没能扛得住贫穷的煎熬,让自己的信念坍塌,让人格瓦解。为了能活着,为了能吃饱饭,可以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如果说这是人性求生的本能,那么还有另一种人,他们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抛弃对信仰的坚守,无论清贫抑或是富贵,他们如如不动,只将那心中的壁垒修筑得牢不可破,这种人就是君子。当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经历绝粮的情况下,依然在风雨中坚守着那永不磨灭的伟大人格!
【按语】夫子见卫灵公,并不迎合,而是以不懂军事而拒绝了他的邀请,并迅速离开,道不同不相为谋,此为君子坦荡荡的清明风范。在陈绝粮时,并未因五斗米而折腰,此处若是为了活着而放弃了心中故有的信念,圣人也就由此不会存在于中华文化图腾里了。
在卫遇灵公
不以军事论
陈地又绝粮
君子自固穷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子路愠见”此有两解:一是心中愠意见于颜面。一是心怀愠意而来见孔子。子路之愠,盖愠于君子而竟有道穷之时,更愠于如孔子之道而竟亦有穷时。此天意之不可测,子路尚未能进于孔子知命之学,故愠。
“君子固穷”君子穷则益固。虽穷,能守其道不变。小人滥则无守。君子虽穷,能不失其守。
《论语正义》:郑曰:“万二千五百为军,五百人为旅。军旅末事,本末立,不可教以末事。”“俎豆”者,朝聘礼所用也。
新序五:“昔卫灵公问陈,孔子言‘俎豆’,贱兵而重礼也。故《春秋》曰‘善为国者不师。’”
孔曰:“从者,弟子。兴,起也。孔子去卫如曹,曹不容,又之宋,遭匡人之难。又之陈,会吴伐陈,陈乱,故乏食。”
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
荀子曰:“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弟子皆有饥色。”
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论语集注》:何氏曰:“滥,溢也。言君子固有穷时,不若小人穷则放溢为非。”
程子曰:“固穷者,固守其穷。”亦通。愚谓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处困而亨,无所怨悔。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颜姐:道不同不相为谋,夫子坦荡荡的清明风范,很率性的行为!夫子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圣人,乃是因为其能不为五斗米折腰,越是低谷,越能坚守自身的信念!
青青河边草:泱泱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孔夫子的儒家思想文化之所以能世代传承,树立不倒并能发杨光大也正是有夫子这样的一代代不为任何困苦艰难险阻所动摇心中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的圣人君子的坚守,才能成就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向圣人君子致敬。
止语:真正的强者,都是“无依无靠”的,身处低谷,只要坚守初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芳草:有正信的信仰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以一颗超然物外的坦然心面对,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与没信仰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