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68 做人不能太过分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9-23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68

《论语·先进篇 11.15

【原文】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评析】“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学记】做人不能太过分

王鹏翔

师是指子张,又叫颛(zhuān)孙师,商是指子夏,又叫卜商。子贡有一天突然变的好奇起来,问孔子自己的同学子张和子夏的学问到底到了那个层次。可能在子贡看来,认为他们两个人都要比自己强,想向他们学习,以取最强的一个为榜样。

夫子说子张有些过了,“过”就是过度,过分。子张这个人才高意广,常常把一些事情做过当了,这个过,不是过错和过失。比如吃饭,吃的过饱就容易撑着;比如参加马拉松比赛,已经到了终点,还要继续跑下去,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从道德学问层面来说也是一样,过分了就容易出现画蛇添足的闹剧,虽然是出了力,用了心,价值和作用却并不明显。

夫子说子夏常常“不及”,不及就是不足,子夏这个人笃信谨守,小心翼翼,不够气魄,所以在学问上还有些欠缺。

从夫子对两位同学的评价来看,子贡以为子张可能更胜一筹,结果夫子以“过犹不及”来作答。过和不及是两个词语,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对等的整体,两者之间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札记】无论是“过”还是“不及”,真正的学问还是在“中”,即中庸之道,《中庸》上说:“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无过无不及之谓中。”儒家讲中道,做的过分和不及都不好,在合时、合地、合人的情况下做出正确而合理的选择,才符合长期健康的发展。

子贡问谁贤

夫子以中言

师商皆不全

中庸与道连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本章不当以《中庸》“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为释。子张既非贤于子夏,子贡亦非视子夏为小肖,且亦不得谓贤犹不肯。

《论语讲要》:孔子讲中道,要在无过无不及。

《论语正义》:孔曰:“言俱不得中。”

仲尼燕居云:“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贡越常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郑注:“过与不及,言敏钝不同,俱违礼也。”

中庸云:“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四书遇》:语下暗有“中”字,然“中”字却未说破。

钱岳阳曰:“文章无过火病,只有不及病,其过火处,政是他不及处也。”

《论语集注》:子张才高徳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

尹氏曰:“中庸之为徳也,其至矣乎!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繆以千里。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

《论语义疏》:江熙曰“圣人动为物轨,人之胜否未易轻言,两既俱未得中,是不明具优劣,以贻于来者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方娟:过和不及,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子教育学生要行中庸之道,认为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