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45 敬老孝宗 万世楷模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45
《论语·乡党篇 》10.10
【原文】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乡人傩(3),朝服而立于阼阶。
【注释】
(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3)傩:音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4)阼阶:阼,音zuò,东面的台阶。
【译文】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都离席,然后自己才离开。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家庙的东边台阶上。
【学记】敬老孝宗 万世楷模
王鹏翔
这一节记录孔子居住在乡里的情景。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同乡人聚会饮酒,类似于这样的集会饮酒有四种情况下才会举行。一是三年宾贤能;二是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三是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党正蜡祭饮酒。 “仗者”就是拄拐杖的老人家,按古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和乡人饮酒聚会,要尊敬老年人,年纪最大的坐在上席,参加聚会的人可以相互敬酒和饮酒,但不可扰乱秩序,更不可大声喧哗,需要气氛愉悦。等聚会结束后,先让年长者离开,然后自己才离开,此为孔子尊敬长者,和与人情的真实写照。
“乡人傩(nuó),朝服而立于阼阶”。乡人傩,是乡人迎神驱鬼的风俗,在我国一些民间还有类似的风俗存在,西北地区的农村每遇天灾人祸的时候,会择吉日将庙里的神像迎请出来,另外还有一群人装扮成神像的样子,就像演戏一样跟随在神像左右,挨家挨户,走街串巷,以祛除邪气。
在孔子时,每遇到这样的事情,怕惊动先祖,于是穿上朝服,站立在祖庙的东阶。此为孔子孝敬宗祖的描述。
【按语】即使饮酒聚会,依然要保持一个清明的心,亲近于乡亲,尊敬于老者。遇迎神驱鬼的事情,则心系宗祖,以孝心相待。
身居于乡间
进出长为先
迎神驱鬼前
立阶护祖先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此即古者乡饮酒之礼。此礼之行,约分四事。一,三年宾贤能。二,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三,州长习射饮酒。四,党正蜡祭饮酒。此节所记,当属蜡祭,主于敬者。
杖者,老人也。古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蜡祭饮酒,必序齿位,然及其礼末,则以醉为度。
故人驱逐疫鬼(兼及无主是殇鬼),而祭之于道上。
阼阶,东阶。或说:乡人驱鬼,恐惊先祖之神,故朝服而立于庙之左阶,俾神依己而安。或说:此亦孔子敬其乡党群众之意。
《论语正义》:孔曰:“杖者,老人也。乡人饮酒之礼主于老者,老者礼毕出,孔子从而后出。”
王制云:“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孔曰:“傩,驱逐疫鬼,恐惊先祖,故朝服而立于庙之阼阶。”
月令:“季春之月,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仲秋之曰,天之乃难,以违春气。季冬之曰,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郑注:“傩,鲁读为献,今从古。十二月,命方相氏索室中,驱逐疫。”
郊特牲:“乡人裼,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
《论语集注》:傩虽古礼而近于戏,亦必朝服而临之者,无所不用其诚意也。或曰:“恐其惊先祖五祀之神,欲其依己而安也。”
《论语义疏》:孔子闻乡人逐鬼,恐见惊动宗庙,故着朝服而立阼阶以侍先祖,为孝之心也。朝服者,玄冠缁布衣素积裳,是卿大夫自祭之服也。礼:唯孤卿弁自祭。若卿大夫以下,悉玄冠以自斋祭。斋祭异冠服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青青河边草:学完此篇,让我们看到一个尊重长者敬畏祖先的充满敬畏心的圣人形象。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楷模。后人当效仿。并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