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11 用心不同 结果不同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11
《论语·子罕篇 》9.6
【原文】
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2)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4)曰:“子云,‘吾不试(5),故艺'。”
【注释】
(1)太宰:官名,掌握国君宫廷事务。这里的太宰,有人说是吴国的太宰伯,但不能确认。
(2)纵:让,使,不加限量。
(3)鄙事:卑贱的事情。
(4)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5)试:用,被任用。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评析】
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但孔子这里否认了这一点。他说自己少年低贱,要谋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艺,这表明,当时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子牢所言,同样说明了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学记】用心不同结果不同
王鹏翔
太宰,官员的称谓,古注说是指吴、陈、鲁、宋四个国家中,其中某国的太宰,也有说是专指吴国的太宰嚭。
当时对于“圣”的尊称比较泛滥,自孔子以后,儒家才开始把道德至高的人称为“圣”。
吴国的太宰嚭,有一天突然问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会如此的多才多能呢?他以为圣人就要多才多能,否则的话,不能称之为圣人,从这个问题的背后反映出夫子的多才多能在当时是人尽皆知的。太宰为了搞清楚圣人与多能的关系,向子贡做了提问。
子贡向来尊师,便恳切的回答道:“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上天有意使夫子成为圣人,才使得他如此的多才多能啊!在子贡看来,自己的老师不但是天降的大圣人,就连他的多能也是纵天所降。子贡对老师的敬仰和赞誉可谓前无古人,足见他的智慧和知师。夫子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情,没有就子贡对太宰所说的话给出明确的回应,而是以“太宰知我乎!”作为开始。太宰对于多能和圣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存在疑惑的,他有可能认为圣人不会多能,但现实中被人们称为圣人的夫子又很多能,于是不知该如何对“圣人”与“多能”给出满意的定义。夫子大智慧,一听就明白太宰因何所问。就说“太宰知道我吗?”夫子又说“我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夫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道中落,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活,不得不参加各种劳动,也正是在这些劳作中,夫子从小就学会了很多的技艺。这是生活所迫,并不是为了成为圣人而刻意去学习这些技艺。这是夫子以身说法,希望听者能明白,他的多能和是否成为圣人没有直接的关系,完全是因为环境、生活所造成的。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他又加了一句,说:“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君子要多能吗?不多啊!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一点,由刚开始的“圣人”,瞬间被夫子改称为“君子”。首先,君子和圣人是有差别的,夫子这里说君子,是为了表示谦虚,亦是想告诉大家成圣的方向,即先有君子,后才能成圣。
后来夫子的这段讲话在弟子们整理的时候,站在一旁的一个叫牢的门人(也有说这个牢是子张,但在《史记·孔子弟子列传》中无法找到)也想起了夫子类似的话,他说:“子云:‘吾不试,故艺。’”意为:“孔子曾说:‘因我没有被大用,所以学了很多技艺。’”也有古人认为牢曰的这段话,可以独立成为一章,但古注大多都还是将这段没有和上段分开。从文辞来说,和上段相似。无论是夫子所说的因为贫贱而多能,还是后来牢转述的那样,因为不被大用而多能,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即生存。无论是凡人还是夫子这样的大圣人,在志向抱负没有得到施展的情况下,都要生存、生活,也要通过技艺来谋生,这就是生活。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同样是面对油盐柴米醋,因为用心和志向不同,而有了凡人与圣人的本质区别。
【按语】
这一章,看到了最真实,最平凡,最生活化的夫子。当夫子年幼而贫困时,他也要为生计去参加劳动,以此获得酬劳补贴家用。当中年乃至晚年以后,因为弘扬大道而东奔西走,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也要亲自去改造环境,参加劳动,这便是生活。道在高处,在思想里,在灵魂中,但又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
亦从这一章,看到了圣人与凡夫之间的距离,夫子年幼时家庭不富裕,也没有办法参加很高层次的私塾教育。这是夫子的平凡之处,平凡到和我们每个人身上、身边发生的故事差不多。差距就在于夫子在参加这些粗鄙的劳动时,和常人有了不同的想法,他的心里装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文明,并为此而做着某种思考,这种思考就是夫子人文主义关怀的早期形成。由此可见圣人与凡夫的差距在于志向和心念。这个差距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圣人非多能
因贫技艺精
日用皆修行
关键在用心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太宰:官名。旧注有吴、陈、鲁、宋四国之说。或以《左传》说苑证此太宰乃吴之太宰嚭,或即是。
圣字古人所指甚泛,自孔子后,儒家始尊圣人谓徳之最高者。
纵,不加限量义。将,大义。
子贡之答,孔子既是大圣,又多能,皆天纵使然,则多能之非即是圣。
孔子既子承多能,又说君子不必多能。然亦非谓多能即非君子。此处不言圣人,而改言君子,固亦孔子之谦,不欲以圣自居。
《论语正义》:包曰:“我少小贫贱,常子执事,故多能为鄙人之事。君子固不当多也。”
郑注云:“太宰是吴太宰嚭。”
李光地:“说圣固是天纵,多能亦是天纵,子贡此言,可谓智足知圣,故夫子舍子贡之言,而但言‘太宰知我’,明之我多能也。多能是鄙事,君子且不贵,况圣人乎?盖避圣之名而示,人以学圣之方也。”
淮南子主术篇:“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服于孟贲,足蹑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
《论语集注》:且多能非所以率人,故又言君子不必多能以晓之。
牢,孔子弟子,姓琴,字子开,一字子张。
言有不为世用,故得以习于艺而通之。
吴氏曰:“弟子记夫子此言之时,子牢因言昔之所闻有如此者。其意相近,故并记之。”
《论语义疏》:孔安国:“言天固纵之大圣之徳,又使多能也。”
繆协曰:“我信多能,故曰知我。”
江熙曰:“大宰嫌多能非圣,故云知我,谦之意也。”
繆协曰:“君子从物应务,道达则务简,务简则不多能也。”
江熙曰:“言君子所存远者大者,不应多能也。”
栾肇曰:“周礼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明圣人兼材修艺过人也。是以大宰见其多能,固疑夫子之圣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故承以谦也,且抑排务言不以多能为君子也,谓君子不当多能也。明兼才者自然多能,多能者非所学,所以先道德厚技艺耳,非谓多能必不圣也。据孔圣人而多能,斯伐柯之近鉴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陈丽萍:不论自己能有多高的境界,首先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甘于平淡的人,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一言一行中,让自己不断提升,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只要能够做到,与圣人就不远了。
芳草:圣人是否要多能夫子没有肯定或否定,只是告诉后世人一个道理,命运可以不顺但心胸不能不开阔,如果怨天尤人,郁郁寡欢,终究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方娟:通过孔子这番话,让人更重视的是孔子在苦难中崛起,最终修成圣人的伟大人生。让很多身处不幸、生活坎坷的人,可以从孔子的经历中获得巨大的动力,修身进德,自强不息。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几乎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与挫折,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