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35文质彬彬真君子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12-10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35

《论语·雍也篇6.16

【原文】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野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记】文质彬彬真君子

王鹏翔

质乃质朴、朴实义。文乃文华,粉饰义。夫子认为优秀的人才需要具备“质”与“文”两种特质才算是比较美满。如果“质”的特性超过了“文”,甚至根本就没有“文”的气息,这样的人就显得有点粗野,充满了人性最原始的特征,非但不能传承文明,更无法建立正常、文明的社会秩序。

如果“文”性太过,而“质”又不复存在,人就变得特别的虚伪和不真实。历代多有学者批判“礼”的教化,认为太过虚伪。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礼就开始虚伪,人性质朴的一面在文明的繁华里被淹没,批判礼教的学者也大多在这个时候出现。

只有将“文”与“质”相互兼容,相互结合,这样的人生才会有生命的张力。既能在文饰中显示出人性的质朴,又于质朴中彰显人性的教化和文明。

于此,不禁想起了《红楼梦》里可爱的刘姥姥。她因生活在最底层,虽有点粗俗,实为生活所迫,又不善礼数,初进大观园就闹出了不少的笑话。但她的质朴本性却让贾府这样一个于繁荣中失去质朴特质的大家族瞬间燃烧起了新的生命火种。这出戏可以说是整部《红楼梦》里最精彩,也是篇幅最长的一个章节,这个章节演绎的其实是“质”与“文”触碰之后所产生出的精彩火花。

人也是如此,失去质朴,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秀才。但如果只有质朴而没有文饰,就像是一个乡野村夫。只有两者相合,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完美人格,特别是当下的人们洋气太重,更需要一点质朴土气,才会有生龙活虎的张力。

【按语】仁为心,质为骨,文为表,三者和而为君子之徳也,切忌于洋气太甚,土气不足,于众人不能相接,于修为无能日用。学人当慎之。

质朴为人本

文采堪礼用

两者合一身

生机昂然生

名家集义

钱穆曰:“《礼经》云:‘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是也。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远均之义。”

李炳楠曰:“ 文多于质,则如史书。史书所载的史事,由于写史的人,除了像左丘明哪一类的史家之外,难免有所好恶,不得其正,是故所写的历史,不免文过其实。所以,文多欲质,则如史书,有失其真。”

包咸曰:“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刘宝楠曰:“ 当时君子非质胜文,即闻胜质,其名虽称君子,其实则曰野,曰史而已。夫子为之正其名,究其义,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言非文质备,无以为君子矣。其无以为君子者以君子必用中于民。若文质偏胜,无以示民,民物所效法,而何以为称其位哉?”

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静。”

皇侃曰:“史书多虚华无实,妄语欺诈,言人若为事多饰少实,则如书史也。若文与质等半,则为会时之君子也。”

蕅益曰:“‘质’如树茎,‘文’如花叶,还有一个树根。由有树根,故使茎枝花叶,皆是一团生机。彬彬者,生机焕彩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心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审编发布:秦荣光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