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84 父母错了怎么办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7-27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84

《论语·里仁第四4·18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时,如果发现父母有过错,就要想一些善巧的方法劝说即使屡次进行都无法说服对父母还是要恭敬对待,而且依然要等待机会继续劝说即使这样反复的受苦受累、忧愁烦劳,不能生出怨恨埋怨的心。

【评析】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不能仅停留在让父母不受冻饿的层次上,必须尊敬父母,尽量顺从父母的意愿。当父母有过错时,也要委婉的劝阻,不能当面直指,甚至不留情面。要待双亲心悦时,采取恰当的方法,用诚恳的态度与和善的语言去劝谏。谏之不从,亦无怨恨,无弃舍。这才是真正孝敬父母的表现

【学记】父母错了怎么办

王鹏翔

现在教育孩子难,孝敬父母也难,很多人都经历过劝说父母的事情,甚至是斗智斗勇,严重点的可能反目成仇。比如婚恋问题,事业问题,包括他们的健康问题,他们选择健康产品的问题等等。这些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制造家庭矛盾,而且还会给父母晚年的生活带来阴影。如何化解和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这样类似的事情,其实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不然孔老夫子怎么也会把这个问题专门提出来呢?这就说明子女劝说的事情自古就有,也许这是父和子之间最常见的,至于怎样劝说最有效,夫子并没有直接告诉答案,但他老人家给出了方向和原则。

一、发现父母的过错要巧妙地劝说,戒除简单粗暴。毕竟是自己的父母,有话好好说,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反过来,每个子女对自己父母的喜好也应该是最了解,最清楚的。加以用心,说服他们改变一些不太合适的想法和做法,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一家人,有话好好说。不要等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才悔恨当初自己的愚蠢行为。

二、即使父母不听劝,也要设法补救。不能自己劝说过几次就彻底妥协或者放弃,怎能狠心眼睁睁看着父母犯错呢?该坚持的立场还是要坚持,只是要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等待时机,想尽办法,继续劝说,总之不能大声呵斥,不能破坏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合万事兴。实在不行就痛苦流泪,行苦肉计,总有一款适合你,上帝也会被你的诚心感动。

三、为了父母不犯错,即使付出再多也不后悔,不怨恨。父母年龄大了,背也驼了,腰也弯了,想法变得固执了,还只认死理。想想我们小的时候,看到喜欢吃的,喜欢玩的,比他们现在更加淘气,更难改变,各种撒泼,简直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那个时候,我们那么惹人烦,父母都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现在他们老了,犯些错误,理解一下也是应该的,别以为自己多劝了父母几次,因为他们不听就开始埋怨、怨恨,甚至表现出种种的不耐烦。这样做恐怕只会得不偿失,让父母和自己都心生不安,何苦呢!

【感悟】: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子女。所以为人子,应当时刻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不要太计较自己为此做了多少,只求父母安康,我们就问心无愧了。

【注释】:色难者,犹父母及至过错者是也。护父母之过心急乃有心为孝之举,若心过急,恐于事无补,夫子通达人之本性,故而特曰“几谏”者,乃善巧和悦之谏,乃伺机待双亲心悦时再谏。谏之不从,我亦无怨恨,无弃舍,孝敬之心无从减缺。乃真谏也。

人皆非圣贤

父母或亦偏

吾当伺时谏

劳而从不怨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父母有过,为子女者惟当做言讽劝,所谓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若父母不从,仍当起敬起孝,不违逆。待父母心气悦怿再相机进谏。然敬是父母,则不违,以不违父母为是。谏不从,当反复再谏,虽劳而不怨,然此反复再谏,仍当是几谏,则乃操心之劳,仍是忧义。

此章见父子家人相处,情义当兼尽。为子女者,尤不当自处于义,而伤对父母之情。

《论语讲要》:人之过,在几微发动,易于改正,故为人子者,见父母之过于微起时即当谏之,不俟形成大过。若见父母之志不从其谏,则又尊敬而不违其谏劝之初衷,继续进谏,然而屡谏不从,甚至受父母之怒斥,亦不辞劳苦,不怨父母谏之不已。

《论语恒解》:孝子喻亲则必愿其父母为圣贤而受福于无疆,故父母有过,成之不孝也,听之亦不孝也,谏之而急求目遂亦不孝也。

《论语正义》:孝经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是父母有过,人于当谏止之也。

曲礼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可谓忧矣。

邢昺疏曰:“父母使己以劳辱之事,己当尽力服其动,不得怨父母。”

孟子万事篇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劳与喜相类,亦谓忧而怨也。”

白虎通谏诤云:子谏父,父不从,不得去者,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犹火去木而灭也。

《论语集注》:“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复谏”“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也。

《论语点睛》:始终只一“几谏”,“几谏”只是敬父母。故期知以圣贤。“不违”“不怨”只是到底敬父母。

《论语义疏》:父母若有过失,则自不获不致极而谏。虽复致谏,犹当微微纳进善言,不是额额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Xiexi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父母的错,做儿女的也应该说。但是必须讲究方式方法,稍有不慎就会伤害父母的心,最好是多多担待一些

止语:我们常说父母是家中的佛,其要表达的是,子女们要像礼敬佛那样孝敬父母,并不是说父母就是佛。父母还不是无上觉者,身为凡夫,岂能无错?!能包容理解父母的错,是孝敬父母的方式之一,如果让父母能欣然知错改错,更是孝敬父母的方式之一。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就理解包容,原则性的错误必须止恶向善,要用智慧慈悲心因势利导,如果方式不对,就成了大不敬!阿弥陀佛祈愿天下父母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黎靜: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芳草:为人子女的终极使命,就是接受父母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慢慢懂得他们的不容易。谢谢你们,愿意做我的父母。……刚看到这段,颇有感触!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