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岳母到我家
王维新
从北京返回西府后,妻子告诉我,岳母要来我家居住一段时间,我自然非常高兴。我们赶快洗晒床铺,准备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岳母脚很小,我们跑了几家商场才买到了适合她穿的小号拖鞋。我们又采买了香蕉、葡萄、西瓜、核桃、面包和她喜欢吃的蔬菜、羊肉等食材。
岳母一生坎坷,为了抚养6个儿女,吃尽了千辛万苦。她对我们疼爱有加,恩重如山。在我和妻子开始处对象的时候,每次到岳母家里去,她都用最好的饭菜招待我。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情况还不好,他们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却舍得让我吃,使我感到了母爱,感到了回家的温暖。后来,女儿出生后,我们两个忙着上班,岳母帮我们带孩子,外孙女成了她的心肝宝贝,女儿在岳母和呵护下快乐地成长。
岳母勤劳一生,到了晚年,依然不闲。她戴着老花镜,坐在窗前,给我们每人绣了十几双许多漂亮的花鞋垫,我们十年都没有用完。
岳父去世后,我发现岳母的头发突然花白了,人也不断在消瘦。我几次发现她俯在四楼的窗户上,望着公路上的汽车发呆。我知道老人最大的忧虑是孤独和落寞。现在生活好了,吃穿不愁。我们作儿女的,也要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
岳母终于来到我家了,我们有了尽孝的便利。她慈祥地微笑着,看着我们心里满心欢喜。老人来了,家里的人气也旺了,儿女们、孙子们,不时结伴,过来看望老人家,家里时常传出爽朗的笑声。
岳母已经74岁高龄了,我们不让她干活,她却闲不住。早晨起来,便忙着拖地板、抹家具。
我们居住的地方位于闹市区,车流量大,熙熙攘攘。处于安全考虑,我们不让她独自去上街。
有一天早晨,我和妻子去公园锻炼回来,却发现岳母买了许多熟食,坐在大门口等候我们。我对妻子说,以后我们要多陪老人,不要将她一个人留在家里。我们陪她下跳棋,陪她看电视,陪她说闲话,陪她打游戏,陪她在和远在京都的女儿视频,让她看重外孙的照片,岳母咧着嘴笑,连连夸赞小宝贝长得可爱。
有一天下午,我们陪她出去散步。走在秋风徐徐的林荫道上,颇感舒畅。路边是两排整齐的香花槐,偌大的树冠就像一朵朵绿云,上面开满了一片小黄花,微风袭来,黄花飒飒落地,地上就像铺满了金子。我想人生也是一棵树,从幼年到成年,再到老年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违背。我希望岳母的心情就像这满地的黄花一样快乐,在幸福的生活中度过晚年。
家有老人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其他任何事情无法代替的人间亲情,这天伦之乐需要晚辈们付出,需要儿孙对老人的悉心照料和耐心陪伴,这种孝道,需要一代又代人的传承,才能发扬光大。
人生易老天难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人都是要衰老的时光,这是自然规律。别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如今的所作所为,会为后人作出榜样。农历8月18日是岳母的生日,我们要为她老人家庆贺一番,让她精神愉悦,让她切身感受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幸福的。
四世同堂全家福,五福临门人长寿。我们希望岳母身体健康,平安快乐,盼望她能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成为孝心传递偶像。
(1200字)
大抬笼(小说)
王维新
杨家庄有一户人家,三代单传。爷爷杨积德一生勤劳肯干,除了种地以外,他还有编织手艺,他编的簸箕、筛子、耙磨、粮囤、笼子精致美观,大方实用深受乡亲们喜爱。
杨家有一个自己用的大抬笼,早年,在儿子杨福田小的时候,父亲去地里干活,就把他放在笼子里,拎到地头,让他坐在笼子里玩。
转眼,杨福田长大了,父亲给吃尽千辛万苦,他盖了新房,娶了妻子,生下了儿子杨茂。父亲在儿孙的成长中逐渐衰老了。到了80岁以后,多病缠身,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原来由老伴伺候他。老伴病故后,杨积德德日子就不好过了。
想喝水,想吃饭,想解手,都要求儿子杨福田帮忙,起初,他还算孝顺,高兴不高兴,还满足了父亲的需求。时间一长,就没有耐心了,一听到父亲呼唤,心里就烦,嘴上就骂骂咧咧。他总觉得老父亲是个累赘,怎么把这个包袱卸了才轻松一点。
有一年夏天的傍晚,他们在院子乘凉。他对儿子杨茂说:“你爷爷病成这个样子,是个活死人,他活着受罪,咱们也受不尽的苦,我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怎么今晚就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问他是什么办法,他不再言语,起身,从屋里,把病重的父亲抱出来,放到大抬笼子里,从提挎中穿过一根棍子,让儿子抬在前面,他自己走在后面,就推着儿子开走了。
杨茂以为父亲要把爷爷送到医院去看病,还满心欢喜。没有想到,他在后面扭着方向,把抬笼抬到村子里的一条深不见底的沟壑边,他抽出了棍子,拍着手说:“爸爸,你从这里下去,你和我们都就解脱了,下一辈子我们可能还会见面。”
父亲说:“下一辈子如果见面,你一落地,我就把你放在尿盆里淹死,也免得父母几十年辛劳,养活你这个白眼狼。”
听到父亲这样说,杨福田恨得咬牙切齿,就要动手把笼子里的老父亲推下悬崖,被儿子上前杨茂拦住了。他说:“爸爸,你要把你爸爸推下悬崖,那是你的德行,但是,笼子不要推下去,留着还有大用场。”
“留这破笼子有什么用!”杨福田气急败坏地瞪着一脸正经的儿子。
杨茂笑着说:“将来您老了,我也学着您的办法,一了百了,用它抬着把您倒进沟里呀。”
“啊?”杨耕田大吃一惊:“兔崽仔,你敢!”
杨茂说:“你敢,我为什么不敢呢。”
杨福田被震惊了,他站在黑魆魆的沟壑边,想了想,对儿子喊道:“走!”
“到哪里去?”
“回家。”
杨福田和儿子一起,把老父亲抬回家去了。
从那以后,杨耕田若萌生虐待老父亲的欲望时,就想起了儿子那句扎心的话,他不寒而栗。后来,他请村上的先生写了一个偌大的“孝”字,贴在大抬笼上,把大抬笼挂在椽头,成为杨家警醒自己和后人的座右铭了。
(11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