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宴
徐朝阳
逢年过节,或者是有家人生日升学、提职升迁,必备家宴庆祝。这是我家的传统,也是我的乡愁所在。
记忆最深的家宴就是考上大学那一次。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正值酷暑时节,家人正在田里劳作,父母亲当即洗手上岸,乐颠颠的跑回家操持家宴。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颇有些“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狂喜。
一只慌慌张张的母鸡被父亲毫不犹豫的扑杀了,吊在房梁的最后一块老腊肉也被母亲取了下来,家宴在热闹喜气的鞭炮中开场……
意外的是,父亲破天荒为我倒上了满满的一杯酒,说了些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我知道,那一天就是我在父母心中成年的开始。虽然从此我就要离家闯荡,但父母知道,好男儿就要志在千里。
家中三姐弟,慢慢的开枝散叶,人口越来越多,11口人的大家庭,每年生日宴都有不少。加上这些年喜事不断:大姐夫成为了单位一把手、二姐夫他们经营的饭店生意红火、侄女婷婷考上了湖南铁路科技学院、侄女双双考上了湖南医学院、我从长沙调到了广州、写的文章又获得了一个大奖……每一次,母亲总是开心的忙碌着,用心操持着每一个人的生日宴,喜庆宴,有时候我们提议到外面去吃,母亲却总是说:“趁我还干得动,在家吃吧,家里吃更有气氛。”
不仅是更有气氛,我觉得,母亲做的菜更有家的味道。母亲熟悉我们每一个人的口味、偏好,每次家宴,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款菜品。两个侄女最喜欢外婆做的香辣鸡爪,儿子最喜欢奶奶做的干锅牛肉,我们姐弟几个最喜欢的榨菜炒肉,还有母亲亲手种植的各种时令蔬菜,我们总是吃了一盘又一盘……
每次家宴,母亲都会念叨着在外工作或者学习而缺席的家庭成员,叮嘱我们要互相关心,叮嘱我们将家宴的照片发到家庭的微信群,让所有人都能感受那份喜庆,解一解乡愁。我们不能出席家宴的也会算着时间将电话打回家,送上祝福和心意,这时候,电话在家人的手里挨个传递,欢声笑语回响在客厅里,其乐融融的氛围也把我们每一个人都陶醉在那温暖的亲情里……
不知不觉间,两个侄女都参加了工作,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儿子也初中毕业了……春去秋来,母亲操持的家宴办了一茬又一茬,小一辈们也长大了,但母亲的腰却日渐佝偻了,白发也悄悄爬满了母亲的鬓角。
最温馨的一次家宴就是母亲的七十大寿。这一次,母亲被姐姐安排在沙发上休息,两个姐姐两个姐夫一早就开始了忙碌。
大姐夫是私房菜高手,二姐夫更是如假包换的湘菜一级大厨,在两人的密切配合下,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很快就呈现在家人面前。大姐夫做了他最拿手的腊牛肉、干锅田鸡,口味虾,二姐夫做了东坡肘子、蝴蝶过河、香煎青鱼块、我也尝试着做了一个榨菜炒肉 ……
那一天,母亲第一次早早被请上了饭桌,在三个孙辈一次次诚挚的敬酒声中,母亲难得的喝了一点点酒,但泪水也几度湿润了眼眶。
我知道,母亲高兴的是子女们都记着她老人家的生日,更高兴的是一家人互相关爱、互相勉励的家风得到了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