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先祖公刘迁建豳京的地域考证
秦敬修 秦治
考证提要:公刘新建的豳京就在甘肃省崇信县境内,成为豳的分邑
周朝先祖公刘组织民众迁都“豳京”,记载在《诗经·大雅·公刘》篇中。公刘篇中记载的“芮鞫”、“百泉”、“浦原”、“京”等地名地貌,在《尚书》《诗经》《周礼》《二十五史》《括地志》等多部文献和注释中,都对这些地名作了相同的记述和论证,经过实地调查考证,与之相应的地形地貌与文献记载符合无异,确认公刘的豳京就建在甘肃省崇信县境内的回中原上,考证结论五条如下:
一、《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的“芮鞫”,就是崇信县境内的汭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域,“芮”就是汭河(见考证一)。
二、《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的“京”、“溥原”,就是百泉沟南面的崇信县柏树镇所在地——回中原(见考证二)。
三、《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的“百泉”,就是甘肃省泾川县王村镇百泉村南边的百泉沟(见考证三)。
四、公刘与其父亲祖父共同经营过的地域在“西戎”漆水沮水流域的耀县、旬邑县,以及马莲河流域的正宁县、弘化县(庆城县合水县境内)(见考证四)。
五、《诗经·大雅·公刘》篇中记载的迁徙活动属于远距离迁徙,不是迁徙到公刘管辖范围内的临近地域(见考证五)。
现将多方考证和实地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豳京为西周发详的主要地域之一,或谓其在邠州三水县,或谓其在旬邑,今据古籍、史地以考之,在夏王朝政治衰弱之时,去稷不务,农官后稷之子不窋失位、失国,窜西戎。“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史记.周本纪》。)
是说夏王不重视农业,后稷的儿子不窋失去了农官职位,为躲避灾祸,逃窜戎狄之间,即当今庆城县、合水县地带。之后又迁到豳京,《诗经·大雅·公刘》篇就是对迁徙过程及地域的描述。
本图选自《五经合纂大成·诗经·大雅·公刘》,本章注释中有“芮,水名,出吴山西北,东入泾。《周礼·职方》作汭。鞫,水外也。”“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是记述公刘充分准备迁徙物资时,横渡渭河,采集锻造斧头、铲刀等工具的矿石。乱:横渡。
经过公刘先祖数代人的仁政治理,仁德教化,投靠他们家族的人越来越多,可耕田园不足以满足生活,于是公刘率领部分民众迁居豳地,在豳地建立京都和村落以安置百姓。
考证一 《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的“芮鞫”“芮”的概念及方位
《诗经·大雅·公刘》曰:“彻田为粮”,“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是说公刘建都豳京之后,芮水流域成了国民生息的主要区域,于此实行井田法:“彻田(周法,方里而井,什一而税,谓之彻)为粮”,民安物丰,归附之民日众,人口迅速增长,乃“夹其皇涧,溯其过涧”而居之,尙不能满足生息需求,又将耕作范围扩大到汭水流域以外的周边地域:“止旅乃密,芮鞫之即。”言止居之众,日益密集,乃复即芮鞫而居之。后人为纪念其功德,在崇信县芮谷龙泉寺建修公刘庙,四时祭祀。
鞫:(河)水之外称为鞫。“又《诗·大雅》芮鞫之即。《笺》水之內曰隩,水之外曰鞫。《尔雅·释丘》厓內为隩,外为隈。《疏》隈,當作鞫。传写误也。”(《康熙字典》)
芮:汭水、汭河。发源于六盘山系(陇山)东麓的甘肃省华亭县境内,东流进入崇信县境,经过崇信县城流至泾川县境,在泾川县城区注入泾河。能证实崇信县境内的汭河就是“芮鞫之卽”中芮水的可靠文献列举如下:
1.《书经集传》,宋儒蔡沈注解《书经·夏书·禹贡》雍州篇中,肯定了“泾属渭汭”中的“汭”,就是源于陇山东麓东流注入泾河的汭河,并说《地志》《周·职方》记载的“芮”和《诗经》中的“芮鞠之即”,都说的是汭水(汭河)。
本图选自《书经集传·夏书·禹贡》雍州篇,本章注释中有“汭水,《地志》作‘芮’。扶风汧县弦蒲薮,芮水出其西北,东入泾。今陇州汧源县弦蒲薮,有汭水焉,《周·职方》:‘雍州其川泾芮,’《诗》曰:‘芮鞫之即,’皆谓是也。属,连属也,泾水连属渭汭二水也。”
宋时汧源县境在今千阳县、陇县地界,地处泾水之西,陇山之东,陇山属六盘山系,这里只有泾、汭、汧三条水系源于陇山主脉东侧,黑河发源于陇山东侧支脉,其水细川窄,弗若汭。
泾水的西侧支流可称谓水者二,一为汭河,二为黑河(达溪河为黑河支流),其地广水丰宜耕居者莫如汭地。汧阳陇县诸水皆由汧入渭,不与泾通。
2.《尚书·夏书·禹贡》肯定了汭河在雍州,在黄河南北流向的西边:“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尚书·夏书·禹贡》),是说雍州在黄河的西边,包括黄河有9条水系,其中泾河连接着汭河和渭河,还有河西走廊的黑河、弱河,关中的漆水、沮水、沣水。
3、《周礼·夏官司马》第四,记载的弦蒲、泾水、汭水地理位置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的标示相一致,与当今汭河泾河方位相吻合。“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六盘山),其泽薮曰弦蒲,其川泾、汭,其浸(低湿地)渭(河)、洛(河)。”(《周礼·夏官司马》)
本图选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第43~44图(战国时期截图),图中标示的汭水就是现在崇信县境内的汭河
4.《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肯定了“芮水”、“芮鞫之即”就是华亭县崇信县境内的汭河和汭河周边,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的标示一致:“雍州弦蒲薮。汧水出西北,入渭。芮水出西北,东入泾。《诗》芮鞫之即,雍州川也。”(《汉书》)实地考查汧水与芮(汭)水发源地,皆在陇山主山脉东侧,二水仅相距于一个很小的山梁。
上图截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第15~16图》(西汉时期),本图标示出了与芮(汭)水有密切关系的地名:“弦蒲薮”、“蒲谷乡”、“弦中谷”
本图截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第33~34图》(西汉时期),本图标示出了芮水、汭河是同一条河流,东流到泾川县城注入泾河。与“《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的记载相吻合。
以下第5条~第10条对“芮水”、“汭水”、“芮鞠之即”就是流经崇信县注入泾河的汭河和汭河流域及周边,都有详细记载,这里只列举其记载原文,不再一一论证。
5.《隋史·地理志》云:“安定郡,旧置泾州,”下辖“华亭,大业初置,有陇山,芮水”。
6.《四库全书·明史·志第十八·地理上》:“陇州,西北有陇山,上有关曰陇关,亦曰大震关,一名故关,又西有小陇山,一名关山。又西南有岍山,汧水出焉。南有吴山,即吴岳,古文以为岍山。西南有白环谷,白环水出焉。西有弦蒲薮,汭水出焉,下流合於泾水。南有渭水。 ”
7.《明史·卷四十二·志第十八· 地理三》:“平凉府,领州三,县七。东南距布政司六百五十里。
平凉,西有崆峒山。又有笄头山,泾水出焉,下流至高陵县入渭。
崇信,府东南。北有汭水。西南有赤城川,南有白石川流合焉。下流合於泾水。”
8.明《平凉府志》云:“其《诗曰》‘豳居允荒,’‘芮鞫之即。’芮,今汭水,经华亭、崇信入泾者。”“华亭……古卢国地,有都卢山在……在《禹贡》为汭水之源。”“崇信《禹贡》雍州之域,商周芮鞫鲜原……县居汭川两山之间,东西为川,南北为山。
9.清顺治《崇信县志》云:“《禹贡》曰‘雍州之域,’周公刘芮鞫故地也。汭水,源华亭……《禹贡》‘泾属渭汭’是也。”
10.《清史稿》全文检索 卷六十四 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
“平凉府:领州一,县三。
平凉,西北:天坛。东南:石马。西南:可蓝。西:空同山。其支麓为笄头、马屯山、弹筝峡。泾水北源西自固原州来,至沙沟门入境;南源西自化平川厅来,至味子沟入境。合流城西,右纳大峡河,左纳小芦、大芦、潘阴涧诸水,东南入泾州。汭水西自崇信入(九功、野雀在民国以前属平凉县管辖),东入泾州。
本图截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第28~29图》(清时期),本图标示出了汭水(汭河)的源头与地理位置,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华亭:汭水北源出县西锹头津,南源出县西大关山,东流夹城汇为一,又东,右纳策底河,左纳五村川水,东迤北入崇信。盘口河出县西南山中,东流,支津左出为五村川水,入崇信。
泾州直隶州:泾水西自平凉入,迳城北,汭水西南自崇信来注之。
崇信:州西南。城据锦屏山北麓。西南:箭筈山。西北:峡口。汭水,西自华亭入,汇五龙、断万、五马三山及九峪水,屈东迳城北,东入平凉(九功、野雀在民国以前属平凉县管辖)。盘口河即黑河,亦自华亭入,傍县南境,东北入灵台。
灵台:州南二百里。北:台山。东:苍山。东北:书台。西南:离山。达溪水,西自陕西陇州入,左合镇川口河,至百里镇,右合妲己,左小建河,迳城南,东北入陕西长武。盘口河,西自崇信入,迳县东北,合槐树沟水,东入州。 ”
考证结论一:根据上列10条的文献记载,结合实地地形地貌视察考证,《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的“芮鞫”就是汭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域,而不是渭鞠、洛鞠。“芮”、“汭”,就是发源于陇山东麓流过崇信县境东流注入泾河的汭河。
尚有很多史地典籍资料及武全文《汭源辨》皆可证实本结论,不必一一列举。
考证二:《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的“京”、“溥原”的具体位置
《诗·大雅·公刘》第三章说:“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岗,乃觏于京。”是说周朝先祖公刘,来到百泉考查这里的山水土壤及地理物侯之后,离开百泉(逝彼百泉),又要去视察广大宽阔的高原(瞻彼溥原),于是登上了百泉南面的山岗(乃陟南岗),详细察看高而平阔的京地(乃觏于京)。这里所说的百泉,就是泾川县城西35华里处的王村镇百泉村,紧靠村子南边的百泉沟内,泉眼百余,群泉争涌,故称百泉。“溥,广也。山脊为岗,绝高为之京《十三经注疏》。”京:高而平的地域。
公刘率领百姓离开故地(马莲河流域、漆水沮水流域),西迁到豳地,建都于百泉南边的高原上,考证迁徙路径可能经过的路途中,再没有地形地貌与此“百泉、南冈、溥原、京”相关联相符合的地方可与其比较,因此作出如下结论:
考证结论二 《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的“京”、“溥原”,就是百泉沟南面的崇信县柏树镇所在地——回中原
考证三:《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百泉”的地理位置考证
实地考证:距离泾川县城西35华里处,是泾川县王村镇百泉村,紧靠村子南边就是百泉沟,沟内泉眼百余,群泉争涌,泉眼在下者穿地上溢,携沙涌动,集成清澈透底的清泉,其高者穿透岩缝喷洒而出,如贯珠,如霖雨。其深者钻岩成洞穴流出,下集成溪。所有泉眼数千年之间久溢而不竭,久旱而不沽,百泉地名由此而得,这里是 泾川八景之一——百泉漱玉。
百度搜索:搜索称为百泉的地名(仅限于地名),在中国境内,称为百泉的地名有6处,其中西北地区(雍州)3处,1处在新疆,1处在宁夏彭阳县,1 处在甘肃泾川县。
彭阳川窄无原,气候严寒,非适耕宜稼之地,唯有泾川百泉周边地域是公刘选定的可与当地居民共同发展的最佳地带。这里的“百泉”“京”、“溥原”“芮”“芮鞠之即”,其地形地貌和方位,与《诗经·大雅·公刘》篇中所记载的地名、地形、地貌、方位完全吻合(“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止旅乃密,芮鞫之即。”),这里所说的百泉,就是泾川县城西35华里处的王村镇百泉村,紧靠村子南边的百泉沟。
考证结论三 《诗经·大雅·公刘》篇中的“百泉”,就是泾川县城西35华里处的王村镇百泉村、百泉沟。
考证四:公刘与其父亲祖父共同经营过的地域考证
史记截图:史记中记载的不窋奔戎狄间、公刘迁豳、太王行岐等事件
公刘的祖父不窋失去农官职位并且失去封国,躲避祸患来到戎狄之间。“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史记.周本纪》)。居住在今庆阳市庆城县合水县一带的弘化县,并在弘化县南三里建立都城,建“故城于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犾所住之城也《括地志》。”不窋定都之后,投靠他们家族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管辖的地域也越来越大,庆阳市的宁县曾有豳国之称。所谓戎狄之地,指宁、原、庆三州之地,即今甘肃庆阳地区、平凉部分地区及陕北部分地区。“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为义渠戎之地,周不窋、公刘居之”(《括地志》),陕西彬县也有周先祖的活动遗迹,“彬州,旧称邠州、豳州,夏朝,地属雍州。商朝,史传公元前16世纪夏末商初,公刘率部落成员居豳。”(《彬州建置沿革》)
公刘的活动范围还延伸到沮水、漆水流域,并度过渭河采集材物,公刘“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史记·周本纪》)。
经过祖孙数代人多年的仁德教化,仁政治理,百姓富足,国运昌盛,民众繁衍聚集越来越多,公刘管辖下的农耕资源不能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于是率领部分百姓远徙到泾河流域上游,开辟新的宜居地,并做了充分准备“《诗经·大雅·公刘》第一章上说:“乃积乃仓,乃裹糇粮,”“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描写了一次盛大的远行场面。“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孟子》)。说明公刘对百姓关怀备至,让不迁徙的人有充足的生存保障(有仓储),让迁徙的人有开辟新生活的信心和物资、安全保证(有裹粮,有军队护送)。也就是说,公刘迁豳,是迁离他们祖孙数代人经营过的马莲河流域,漆水沮水流域及彬县地带。
考证结论四 公刘与其先祖数代人共同经营过的地域,包括马莲河流域,漆水沮水流域及彬县,《诗经·大雅·公刘》篇中描述的迁徙活动是迁离上述地域。
考证五:公刘迁豳是迁离管辖地域以外的远距离迁徙
《诗经·大雅·公刘》篇中说:“乃积乃仓,乃裹糇粮,”“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描写了一次盛大的远距离迁徙过程,既运送着很多粮食和物资,又组织了部队护送,这是远距离迁徙的场面,如果是迁徙到其管辖地马莲河流域、漆水沮水流域或相邻地域,仅一日可以往返一个来回的行程,且在公刘能够达到的管辖区域之内,不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由此断定,公刘迁豳是远距离迁徙,不是迁往已在管辖之内的彬县或宁县,这里早已成为邦内的城邑。
考证结论五 公刘迁豳是迁离管辖地域以外的远距离迁徙,不是迁往临近的早已成为邦内城邑的彬县或宁县。
考证六:崇信县境内的文化古迹及相关论证
1.先周墓葬群及相关考证
在崇信县城东5公里处的于家湾有先周墓葬群,赤城香山寺有先周墓葬群,经崇信县博物馆馆长陶荣对出土文物考证,确认周人先祖在汭河流域居住和生活过,在周人迁岐之前,这里曾是周人早期都址——豳邑。县城对面有芮谷深处地名,有公刘庙等遗迹。
上图是崇信县博物馆馆长陶荣对出土文物考证(曾发表于《平凉日报》),“确认周人先祖在汭河流域居住和生活过,在周人迁岐之前,这里曾是周人早期都址——豳邑。”(截图)。
2.村名“迎驾坡”
在崇信县汭河南边的黄花乡,有一个小村庄名叫迎驾坡,相传是因为迎接公刘田猎而归,迎送周太王迁往岐山而得名。
本图是“迎驾坡”地名的考证文章
3.崇信县有大量古人类生活遗迹
崇信县在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居住生息,有大量古人类生活遗迹留存,载入《平凉文物》的仰韶、齐家文化遗址13处,商周文化遗址9处。
4.公刘迁豳原因简述
农耕民族逐水土而居,是中华先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的常规措施。夏商二代多次迁都就是为缓解邦畿之内人口密集,土地不足以养育的问题,这是公刘率领百姓远迁的主要因素。
5.汭河为什么能载入古籍
崇信地处汭河中游,(《周礼.职方》作芮,今称汭河),自古为雍州属地,大禹治水之后,划中国为九州,古代人口稀少,虽遍布九州皆有人居而各处原始森林未尽开垦,《禹贡》所载山水为高山大川及人口聚居较多的地域,所以汭水、漆水虽小而见于经传。是故汭水因人众而载于《书经》雍州之水,因公刘而咏于《大雅》、《豳风》之诗。
6.周族非夷族的简述
夏商时,王都建于中原,崇信、岐山地处边陲,古称边陲为夷。《孟子·离娄》云:“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周人是王族颛顼的后代,是黄帝后裔,这里所说的西夷,是谓边陲之地,非若混夷,犬戎为异族也。
崇信在当时虽属边陲之地,但在雍州东部,近接关中,自夏朝公刘开国至商朝太王迁岐,属豳国领地。太王迁岐之后被狄人占领,迨至文王(太王之孙)为殷西伯候,三分天下有其二,狄人惧,远遁以避之,豳京地区复归于周。《诗·大雅·绵》云:“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言文王兴周,混夷大惧,奔突窜伏,气喘吁息,惟恐逃之不及。周代中页,幽王昏,废申后,申候以犬戎攻周,杀幽王。平王东迁于洛阳,豳京复为狄人割据。至秦穆公称伯,逐西戎,兼有秦陇,豳京遂属于秦。
一九九〇年九月八日(原稿)
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日整理补充
上一条:信国辉生活诗选
下一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