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爱国孝亲 >> 有奖征文

079第三届{爱国孝亲家教家风征文}清白的豆腐清白的人生——王继儒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10-17

079第三届【爱国孝亲征文】:清白的豆腐清白的人生——王继儒

清白的豆腐清白的人生

崆峒樵夫王继儒

在我的记忆里,豆腐是人世间最美味的食物,不是有一句俗话说的好:少说话、威信高;多吃豆腐营养高吗!

在我的家乡华亭市神峪乡下关村,村民不论逢年过节,还是日常生活,都喜欢种植大豆、制作和食用豆腐,有时家里人有事外出,没有人做饭,不论生熟,切一块白嫩嫩的豆腐,还可以当饭吃,咋吃也吃不腻,就像家乡的洋芋蛋一样,可以油炸吃,可以炒菜吃,可以清炖吃,可以做成臭豆腐吃,也可以做成豆腐条、豆腐丝、豆腐筋、豆腐皮、豆腐脑、就是做成豆腐宴,也会让人百吃不腻。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作为大豆制品之一豆腐,品种很多,有南豆腐、北豆腐、水豆腐、板豆腐、袋装豆腐、充填豆腐花豆腐多个系列和品种风味清淡,适用于各种烹调,以豆腐做坯料,可以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如豆腐乳、豆皮等。用石膏点的南豆腐每100g中含有水分88g、蛋白质6g、脂肪2.5g,还富含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用浆水点的北豆腐每100g含水分80g、蛋白质12g、脂肪4.8g,也富含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从它的营养成分中,我们可以知道豆腐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豆腐味甘、咸、性寒、无毒。具有主治宽中益气,调和脾胃,消除胀满,通大肠浊气,清热散血的功效它的英文名字:bean curd 在英文词汇中,有些中国的东西,因为最先由日本人传入西方国家,所以称呼都用日本发音。例如:盆栽、围棋、折纸等等。自它从汉代刘安发明2000多年来,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国,而且走向世界。它就像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一样如今已享誉全球成了人类美食家满足口腹之欲的绝佳食品

我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还是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时期,我父亲由于在平田整地劳动中被民兵小分队打伤,无法参加重体力劳动,被安排到东街生产队位于东沟的饲养室和粮食库房旁边的豆腐坊做豆腐,从此廋如芦柴棒的我就与豆腐结缘。当时我正上小学三年级,因为身体原因休学一学期,就成了父亲做豆腐的帮手。当时父亲每天先是从生产队保管刘杨杰哪里领出100斤黄豆,用簸箕播净去掉土块、石块和其他杂质,用井里的清水淘净,再在一个牛头大的大瓮里用清水泡上一夜,然后做一大桶浆水用白布包好,就算完成了做豆腐的备料准备工作。之后把生产队买来的一米深、1.5米大的锅用麻油滋好,在房梁上栓一根䦆头把粗的绳子,套成环状,下面用两个二尺长的木条,十字交叉用粗铁丝在中间打眼串好,用四尺见方的白粗布洗净,栓到木条的四角,一个过滤装置算是做好了。再从生产队的库房领来二尺大的石磨,盘成磨台,做一个五尺大的木盘,圆边做成半尺高的木槽,安装好石磨,为磨浆做好准备,再做一个高1米,圆周1.5米的大木桶,一个一尺深、方方二尺的方斗,干净的白粗布10来条,人能抱动的石块五六个,就算做好了做豆腐的制作准备工作。做豆腐的这天要起个大早,天不亮就到工作场地,先给队里饲养室的闲驴喂上草料,在把豆腐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一个死角也不能放过,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后,才拉来吊驴,围上眼罩,套到磨道里,把前一天泡好的黄豆用木马勺加上水,慢慢磨出来舀到木桶里,这时天已经大亮了,熹微的晨光透过豆腐坊的窗棂直射了进来,这时一口大锅的水已经被柴火烧的热气腾腾,被阳光衍射放出七彩的眩光,仿佛进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我的父亲把雪白的豆浆汁,一桶一桶倒入过滤器的白粗布内,双手摇动十字交叉的木条,洁白的豆汁滴入滚沸的大铁锅里,然后拧转白粗布,直到豆渣挤不出一点水分,放开白布,取出豆渣,就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所有豆汁滤净,把滚烫的热豆浆倒入大木桶降温,温度适宜时用木马勺舀来浆水,点入豆汁桶,这是做豆腐的关键环节,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或者浆水、豆汁不干净,豆浆就不结花,一天的功夫就算白费了。边点边观察,直到所有豆汁都结成白嫩嫩的小块,这就是豆花,营养最好,蛋白质最新鲜,也最为丰富,是孕妇、有病的老人,瘦弱的男孩最可口的补品。能吃一碗刚出锅的豆花,那是接待最知己的亲戚的待遇,就是生产队长一年也享用不了几次。豆花结好后,再用木马勺舀出来,倒入放有筛子和过滤布的方木框,把白过滤布挽起来,用磨盘和石块压了,挤出水分,一坐洁白可口的豆腐就算大功告成了。那时我父亲一天只做两坐豆腐,做好后就算完成了当日的劳动任务,中午过后,队里的背锅子沈老汉就来用一个小推车装了,沿街逐村叫卖,直到卖完才能回队里的场房里休息。那时一斤豆腐才两角钱,可是村民还是穷的吃不起,只有过年,或者家里来了亲戚、村里有了接待任务才买一二斤解解馋。

做豆腐既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最讲究火候和适度,来不得半点侥幸。无论是选料、浸泡的准备环节,还是磨浆、过滤、点酱、压制的制作环节,还是最后的售卖环节,来不得一丝的马虎。如果选料不充分、备料不精细、磨浆不干净、过滤不仔细,豆浆不坐花,怎么点都是一缸黄水,这就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来历。在哪个饿肚子的年代,生产队粮仓里的老鼠很多很大,他们的鼻子十分灵敏,哪里有好吃的只要一闻到气味,就相走相告,成群结队危害庄稼和食品,使社员们防不胜防。这也就是我父亲每次做豆腐前要丝毫不马虎地一遍一遍认真打扫好豆腐坊卫生的主要原因。我记得有一次,磨好的豆腐汁使劲了办法也点不出一点豆腐,烧好的豆汁就是不结花,最后只能倒掉喂牛饮驴,不但使生产队的黄豆资源蒙受了损失,父亲一天的劳动也打了水漂,怪不得父亲对做豆腐的卫生这么重视。

豆腐是清白的,这就像父亲节俭的一生,不贪不占,不浮不躁,它为村民奉献出了一切,唯独没有他自己。

我想:做人也应当像豆腐一样,掺不得一丝杂质;像父亲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是父亲做豆腐给我的启示。

2020910日崆峒樵夫王继儒写于鹤城平凉三余斋

作者介绍:

王继儒名崆峒樵夫,男,汉族,甘肃省华亭县人,1965年6月24日农历五月二十五生于华亭县神峪乡下关村东街社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6年5月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同年7月在平凉一中参加工作。1989年9月调入中共华亭县委报道组,199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6月被任命为报道组长1996年12月调入平凉地区粮食处人秘科,1997年12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1999年考入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专门史专业研究生班学习,2002年6月毕业。曾任中共甘肃省华亭县委报道组组长,甘肃省平凉地区粮食处人秘科副科长、平凉市粮食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行业管理科科长,2015年6月被中共平凉市委任命为平凉市粮食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17年4月调入中共平凉市纪委工作第一派驻纪检组副组长。现就职于中共甘肃省平凉市纪委监委。系中国楹联学会、甘肃省楹联家学会,平凉市作家协会会员,崆峒诗词学会第六届秘书长,平凉市楹联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协会主席、四届协会名誉主席。出版有小说《冤缘》、诗集《缪斯之吻》、散文集《心灵页码》、文学评论集《黄土魂》、对联作品集《平凉楹联家》。编有对联集《华亭对联选编》、民国华亭楹联选编》,散文集《格言撷拾》(苟玉祥)、《汭鞠情韵》(杨福堂)、《四合行纪》(杜经枢)、《崆峒灵澍》(何旭东)情系教育等。作品被选入《足迹》、《基石》、《陇源情韵》、《抒情华亭》、《一带一路楹联论坛论文集》等书籍。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