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爱国孝亲 >> 有奖征文

034第三届{爱国孝亲抗击新冠疫情征文}庚子年里思家风--杨艳

来源:
作者:杨艳
发表时间:2020-09-04

庚子年里思家风

“忠厚传家书,诗书济世长”,讲究耕读为本,诗礼家的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重视门楣家风。家风乃每个家庭之风格,“我家家风究竟是什么?”提起家风每个人不禁低头细思。此时,我的眼前闪现出一个镜头……

“过了腊八就是年”,家家户户视为年始的腊八,于我家还有一层意义,那是父亲的生日。今年腊月初七忙碌完工作回到家,我惊奇地发现一地红纸,刚过了17岁生日的女儿坐在红纸堆里手拿着剪刀,专心细致地画着剪着。往日辛劳补课一天的她回到家先补一个觉,今儿这是?我这一段时间正想着今年如何为父亲过生日,此刻恍然:孩子也是记着明天姥爷生日吧!我故意不解:“祁子琳,你在干嘛呢?”“姥爷明天生日,妈妈你忘了吗?我还没有挣钱,要亲手做一件礼物,马上到爷爷的本命年呢!”我心头一热,感动于孩子的细心爱心,以为她每天补课睡觉两点一线,早忘了这些。看着她专注的神情,我的思绪飞扬又想起了父母。

那是前年中秋的事了。在我家,每个节日,我们做儿女的都不会落掉“拜节”这个环节,无论礼轻礼重,都是儿女想着父母,回馈父母养育的表现。那天我依旧按父母口味买好礼物,到了平凉师范的娘家门口便敲门喊爸。门开了,一个陌生女孩,十几岁模样,挺朴素,仔细看看好像也不是老家亲戚,正纳闷,母亲从里屋跑出来,笑着说:“快进来,这是今年平师的新生。”我看到父亲从里屋提出几件衣服,又去厨房装了一大包月饼、枣、核桃、鸡翅、牛奶、火腿肠等吃的,让那女孩带去和宿舍同学们过节,那女孩口口声声叫着爷爷奶奶、谢谢爷爷奶奶。我一头雾水,父母何时有这么个大孙女?女孩走了,我迫不及待问,母亲笑着说:“不是亲戚,别猜了,名字我都没有记住!”“天哪,妈,你要注意安全,别随便放陌生人进家!”“谁说有那么多不安全!”父亲厉声喝道“你们呀,只知道防人,不知道帮人!”随着父亲慢慢道来才知道,原来,这女孩是新招的学生,华亭人,她父亲带她来报名,她父亲是老实巴交的煤矿工人,没有太多文化,也没出过门,报了名,孩子到班主任那儿去报到,却没有她的名字,这父亲急的以为上了当,坐在花园边上不知道咋办,大中午的,骄阳似火的校园里没有几个人,父亲正巧路过,看着吃馒头喝矿泉水的父女俩,就多问了一句。那男人一下子像见到了救星,拉着父亲让帮忙,那时我那已经快七十岁的父亲早已退休,并不清楚学校的报名情况,但他还是把这父女二人叫到家里,热了中午的饭菜,说:“先吃,下午上班了我带你们去问情况!”后来事情搞清楚,女孩分班时出了点状况,教务上立刻纠正,孩子马上到了班里,安排好住宿。父亲说,就这么点小事,这孩子的父亲打电话安顿孩子过节了一定要来看望我们。看着地上的山寨牛奶,我一下子明白了。母亲看着那箱子说,孩子小,不会买东西,浪费钱,我叫她再不要乱花钱,你爸给她带了点好的。我的父母总是这样擅管闲事,尽管我总不放心地要安顿他们注意安全,但心底却油然生起自豪。许是这样的家风哺育,我们子女二人,甚至儿媳、女婿乃至孙子一代,都乐善好施,急人所急,助人于困,在我们心中真情重于一切。

收起思绪,我拿起电话问候父亲,“爸,明天您过生日,我们尽量早点来”“不要来!明天不是周末,你们安心工作,叫娃娃好好上课!记住,单位的事大,学习的事大!”倔强的父亲坚持无论什么事都不能影响公事、学业,生日可以改日过。在上班时间,父母的电话总是三句并做两句,急急忙忙说完总要说一句,好了,你赶紧忙你的,好好工作。这样的家风影响下,子女们总是阳光、热情、公字当头,奋力干好每件事。今年我到省城领取了国家及省里的共三项奖,我高兴的告诉父亲:“爸爸,小时候总听您说宁卧庄,现在我自己到这里了,还是来领奖!”“好,祝贺你!孩子你也要记住,满招损,谦受益!做人做事谦虚谨慎,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父母一生为人低调,虚心的美德使我们总是看人长处、向人学习,并每日三省吾身。

有了父母才是家,有了团圆才是年。老历庚子年即将到来,我总想起婆婆的点点滴滴,想起我初为人媳、初做人母之时,不懂耐心,不知包容,婆婆从不责备,只是把我没有做好的接过手继续做,她总是做的多,说的少,不知委屈不言苦累,她识字不多,却在低微的表象后面有着一颗刚强坚韧强大的心,她用民谚老理指导着后辈也身体力行。听老家人讲过,早年公公在外地工作,婆婆用公公寄来的钱供养着已经没有血缘关系的后婆婆和小叔子,田地里劳作,案头上擀面,供小叔上师范,给后婆送终。那个吃不饱的年代,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饿死了但保证了一大家人活下来。她的一生是中华传统妇女忍辱负重、诗礼传家的典范。我和婆婆共同生活了十年,她看着我们都成熟起来才回到静宁。年节将近,婆婆来了,带来了她那久违的平静、安详、沉稳、大度和包容。我要求学习擀面,以往最爱吃婆婆的手擀面,现在她年近八旬,该我学会擀给一家吃了,这是家的味道,需要传承下去。婆婆欣然答应,我俩马上到厨房,调面、揉面、擀面、切面……不擅言辞的婆婆此时却是位好老师,讲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注意事项再三强调,还时不时讲述老辈的经验之谈及人生道理。“面要一点一点调水才韧,要有耐心揉,揉到时间自然光,功夫下到就成了”,“擀面要注意全局,才能均匀,只揉压一处就会厚此薄彼了”……婆婆的教导像涓涓细流淌进我心里。是啊,面是一点一点揉成的,人也是一岁一岁摔打锻炼成熟的。平日话语少的婆婆不是不会说,只是不喜张扬、不惹是非,踏实做事而已,这样的言传身教和擀面一样传承儿孙。

“家风是什么?”你也一定在思索,家风不能用条条款款列出来,它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小家传承着家族,家族承载着国家,家风正国家强,家风兴民族盛!


者:杨  农工党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委会专职副主委

话:18993373698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政协205室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