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文-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爱国孝亲 >> 有奖征文

075第二届{爱国孝亲征文} 孝与中华美德-胡庆军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9-02

  “孝”与中华美德

  胡庆军

     摘要:中国古人以孝治天下,孝是人生中最基础的一项道德品质和做人修养,孝为德之本。孝德是人们一贯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孝德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也有其不同的含义,在新时期孝德更是具有更深厚的内涵。

   

     关键词:孝道  传统美德  孝与感恩 孝与爱国

   

   

  厨房里,一位白发斑斑的老奶奶正一脸喜悦地忙碌地准备着午饭,电话铃响了:“妈,今天单位有事,我不回去吃了。”“哦,好。”刚转身,铃声又响:“喂,妈,今天朋友约我出去玩,晚饭不回去吃了。”“哦,好好。”几秒后,“奶奶,今天学校组织活动,我不回去吃了。”还没等到她回答,对方便挂下电话,留下一阵“嘟嘟”声,老人一脸无奈,“唉,忙,你们都忙。”一人独坐桌边,望着一桌饭菜,眼神冷清又孤寂……

  这是一则我们在中央电视台看到的公益广告的画面,告诫面对生活的酷爱节奏,我们应该挤出时间多陪陪老人。然而一则公益广告同时又折射出了一种社会现象——亲情正逐步缺失,“孝”的行为正在被很多人淡化。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对内心的“敬”最好的表达就是“顺”,“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所以孝的本质是“顺从”。

     中国古人以孝治天下,以我们现在价值观理解,孝是人生中最基础的一项道德品质和做人修养,行不了孝,就齐不了家,更治不了国,对社会也不会有责任感,就谈不上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德是人们一贯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孝德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也有其不同的含义,在新时期孝德更是具有更深厚的内涵。

  冰心老人说的:“这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会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的,这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女人,才有了母亲,才有了母爱……”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总有一个人,默默地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常常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在繁碌的现代社会里,我们要找时间能够静下心,想一想父母,思考一下“孝”,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孝文化”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首创私学,就把“孝”放在教学首位。之后,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出国家要“申之以孝悌之义”。他们都把慈孝作为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汉文帝刘恒身体力行,仁孝闻天下;西汉小黄香身暖其亲之衾,号曰“天下无双”;当今很多普通百姓因为孝道,入选全国好人榜……他们都在诠释慈孝这两字的深刻含义。“慈孝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社会利益关系凸显,各种文化思潮纷纷涌现,传统文化价值观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使得我们学校、家庭、社会舆论导向在青少年的教育中片面地强调了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传统道德教育,造成了青少年群体的道德滑坡。慈孝——这生生不息、绵延千年的人类传统美德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与危机。

     在此背景下,我们亟待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慈孝文化,传承中华美德,这有利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弘扬慈孝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作为子女,很多时候,我们或许忽略了很多,当我们面对那些流逝的光阴,我们是否会想起母亲的白发。其实,“孝”不是简单的一个字,“孝”是千古不变的话题,就像爱情是永久的主题一样。中华民族是讲究孝道之民族,只可惜当今“孝心”教育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一个人在家连父母都不孝顺,很难在外尊敬别人。不能尊敬别人,便不能被别人所尊敬,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事业也不会有辉煌和成功的。

  孝亲敬老是传统美德,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社会养老是必要补充。精神上的关爱比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父母,生养了我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成为社会的一员。从我们嗷嗷待哺到学走路学说话,从学做事到学做人,我们的每一步成长无不倾注着父母的心血和无私的爱。今天,当我们成家立业,庆幸于上天的眷顾时,从父母的一声咳嗽、一缕白发、一个背影,我们才发现他们已经步入人生的晚年。养育之恩比天大。“万事善为首、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让我们尽可能抽出一些时间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带他们去医院做做检查,或许我们只需要把应酬的时间缩短一点、把与朋友欢聚的时间减少一点,就可以让父母的内心不再孤寂、背影不再凄凉。不要以社会竞争激烈让我们无暇顾及作借口,也不要以工作繁忙让我们经常遗忘自我作理由,更不要以为父母能陪伴我们的日子还有很多很多,要知道,有多少老人在等待中遗憾离世,又有多少子女在这种蹉跎中失去了尽孝机会!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是一种稳定伦常关係的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为孝文化。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似乎是个久违的话题,也似乎是个老掉牙的话题。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人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古时候,以仁孝而闻名天下的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神话中,人类之母女娲受人类祭拜。这些虽然有实有虚,但这种美德应该被中国人学习并且继承。“孝”在中国文化里,博大精深,其延伸出的每一个故事,也相当具有震撼力。正如我们熟知的“二十四孝”里的故事,千百年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们说起孝道就会想起“二十四孝”的故事,那些孝感动天的故事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缩影。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传说很久以前我国有个君主叫舜。舜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年幼丧母,父亲是瞎子。后来父亲又娶后妻,生一子叫象。从此后母常虐待舜,后来连父亲也讨厌舜。每当父母发狠心要杀死舜时,舜只好逃跑。可当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顾时,舜又回到他们身边,尽力服侍父母,还处处让着弟弟。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当舜在历山的农田耕田时,竟有大象跑来帮他犁田,小鸟飞来替他播种。后来,尧帝发现并提拔了舜,让舜协助自己来管理国家大事。舜在尧手下干了28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官,都很称职。最后,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尧之所以选中舜为帝位继承人,就是因为舜不仅有才干,而且是个大孝子。可见,把孝亲敬老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的,并时代相袭、贯穿百代。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和友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不仅是物质繁荣的社会,也必须是真情洋溢的温馨社会。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孝亲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如今,随着我们物质生活的丰富,更要维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秉承起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了解爱的内涵,体验爱的情感,懂得爱的责任,增加爱的智慧,学会爱的奉献,携起手来,为和谐中国奏出最强音。

   古往今来,“孝”与爱国、爱民时刻紧密联系起来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是孝顺自己的老人,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别人的身上;养育自己的孩子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孩子身上,“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说的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有人将“孝”与处事为人联系起来,“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说的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虽然每一个人的父母都不可能成为我们所认为的满意的父母。但是,我们不能够忘记的是:父母生育与养育了我们,在我们行走、奔跑的时候,常常关心着我们,就算,有一天我们走向社会,走到天涯海角,也有他们关注的目光与亲情的嘱咐——离得开父母,却离不开亲情的目光。 

  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很多时候,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只有深深的挂念。很多时候,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因为已经永远无以言孝了。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在“孝”的天平上,其实什么都不如这个字的价值高、分量重。尽孝是一种情操,尽孝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精神的无私投入,父母健在时应多给予他们笑声,百年之后少给予他们哭声。尽孝不是作秀,尽孝是永远的百尺竿头,需要的是终身的更进一步。尽孝是默默无闻的耕耘,它不需要贺彩和掌声,尽孝没有最好,只有不懈的努力争取做的更好。

  孝是什么?其实, 孝是人性良心的一个形式表现,是人性坦诚对恩情回报的过程一个诠释。孝是人生通往天堂的快乐驿站,,让孝牢牢扎根于我们的心中,并时刻感召着我们,使我们的人生风景更动人、更美丽.....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的那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导致的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与质量。孝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所以,给予我国孝道文化以科学和现代的诠释,对当下公民教育大有裨益。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小吃,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没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当然,为了孝敬父母而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意志或安排,甚至牺牲其他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而迁就老人的不良习惯等,就混淆了孝与愚孝,与我们提倡的传统孝道的本质相去甚远。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试问:“小家”尚不和谐,何以使“大家”和谐?“和谐社会”不应该只是标语,而应该成为一种鞭策,以构建“小家”和谐为目标,更易理解也更易行动,“小家”之乐的实现,可以带给社会更高更好的发展。

  亲情之乐,乐在无穷。而“孝敬父母”又是实现亲情之乐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要追悔莫及时才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在”。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声感谢都足以让父母感到欣慰了。

      孝,狭义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属于魂,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属于形。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感恩,便是不孝。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至德。

  孝在心中。诚然,现代社会里有种种对于“孝”的观念冲击与冲突,作为现代人,在工作与爱情等方面,我们不可以“愚孝”:为“孝”而破坏廉洁从政规定,以致违法乱纪,不为“真孝”;为“孝”而忘掉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庸碌无为,不为“真孝”;为“孝”而舍弃真爱,以致错过人生的美好及造成孩子的伤害,不为“真孝”。“孝”是发自内心的,是温暖的,是真情的,更是“大爱无言”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回家看看吧。面对生活,有家,有情,有孝,才有乐。

  

   

   

   

   

   

   

  胡庆军,笔名北友,男,1969年12月生,河北省黄骅人。现供职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工委。主任记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天津日报》、《中国信息报》、《今晚报》、《新闻战线》、《记者摇篮》、《新闻与写作》、《中国新闻出版报》、《天津文学》、《诗潮》、《时代文学》等报刊,创作成就被收入多种辞典。著有诗集《走向成熟》、《远去的风景》、《点亮一盏心灯》、《站在时光的边缘》,小说集《暑假的故事》、新闻理论集《新闻学纵论》、《怎样才能写好新闻》。

   作者地址:天津市大港重阳里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