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爱国孝亲 家校同建”项目实施方案
平凉市第四届“全民爱国孝亲行动”系列活动之三
乡村“爱国孝亲 家校同建”项目实施方案
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一、项目背景
1.人生的教育工程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以家长为榜样、以家庭为环境,耳濡目染的亲子教育,是与亲情相伴的、初始做人的、迈步筑基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人格培养、习惯养成、善恶观念、是非标准等本色性、基因性的教育都要由家庭教育来承担。当家长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教育事业、投向学校、投向学生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对家庭、对家长、对作为父母长辈自我存在问题的检视。比如:过度溺爱、包办代替、放纵任性、揠苗助长、方法粗暴等等各种家教问题,根源、责任都在家长身上。
2.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农村家庭教育理念、知识、信息传播受限,农村学生家长对如何科学进行家庭教育、如何当好家长这些问题,更加缺乏主体意识、缺乏学习参照体系,缺乏帮助、指导力量。特别是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异地输转,造成了农村许多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以下合称留守家庭),他们面临老人无人尽孝、生活孤困,孩子缺少陪伴、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应当指出,孩子成长的所谓“起跑线”的差距,越来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差距。农村家庭,特别是留守家庭,迫切需要对家庭教育的帮助指导,迫切需要孝道和亲情的抚慰,迫切需要传统家教家风的培育和现代多元文化教育的滋养。
3.平凉市“全民爱国孝亲行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了。2021年第四届“全民爱国孝亲行动”计划将该项行动向乡村拓展,以乡村中小学为联系纽带,以农村学生家庭特别是农村留守家庭为教育对象,搭建乡村“爱国孝亲、家校同建”项目平台,开展乡村“爱国孝亲”家庭教育和家风培养行动。
二、项目计划
乡村“爱国孝亲、家校同建”项目计划可以概括为五点:
(一)聚焦一个目标:农村中小学生家庭,特别是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培养问题。
(二)突出一个主题:以“家国情怀”“爱国孝亲”为思想引领,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从帮助和指导学生家长当好家长入手,积极开展乡村家庭教育和家风培养行动,让家庭子女、在校学生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三)搭建一个平台:“家校同建”平台。该平台以中小学为纽带,由学校、学生家长和该项目承办单位(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市心理学会)三方参与,开办家长课堂,加强沟通交流和帮助指导,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向发力,努力促进在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开展两种活动:
1.线上教育咨询
以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的师资力量为基础,针对农村家长和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文化背景,以传承孝道文化、家教家风养成、经典诗文诵读为主要内容,编写推送专题课件,开展网络教学;由平凉市心理学会的老师针对农村家长和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别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
教学计划:在开学期间,每周末推送1次网课,两学期计划开38课次左右;寒暑假期间,每周平均计划开2课次,计划开23课次左右,共计58课次左右。网课主要以推送图文并茂的微信课件的方式进行。部分网课以视音频直播的会议模式进行,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期间,每个假期开办3到4次,每次课时控制在45分钟以内,会议直播教学提前预告,动员家长或学生全员观看。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主要以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家教家风培养、心理咨询等内容的课程为主;以针对学生的的心理咨询、孝道美德培养、经典诗文诵读等内容的课程为辅。
网络平台支持:依托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微信公众号作为核心网络平台,设置乡村“爱国孝亲、家校同建”栏目,推送线上教育咨询课程;由合作学校牵头组织,以学校老师和传统文化促进会老师为正副群主,以学生家长为成员,组建“爱国孝亲、家校同建”微信群,推送线上图文课件,开展学习交流;通过微信群、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组建网络直播课堂,开展网络直播教学。
2.线下组织实施。
(1)通过各县(区市)教育部门推荐,承办单位上门联系,寻找“家校同建”的合作学校,达成乡村“爱国孝亲、家校同建”行动的合作意向。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2021年先计划在崆峒区、泾川县、崇信县三个县区联系确定交通顺畅、居住集中的8个左右的农村中小学实施项目。项目实施期限: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线上学习按2022年9月底基本完成,总结表彰奖励在2022年重阳节前完成)。
(2)在与乡村中小学校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间(新学年开学初期),由学校牵头组织召开家长大会,由“爱国孝亲”讲师团举办首次“家长课堂”讲座;并现场向学生家长和学生赠送有关图书(《平凉传统文化》《平凉家风谱》和会员个人捐赠图书),组建“爱国孝亲、家校同建”微信群,正式启动该项目实施。
(3)包括首次“家长课堂”讲座在内,争取每学期举行两次面对面的“家长课堂”,由“爱国孝亲”讲师团讲授精品课程,接受现场咨询,促进该行动实施。
(4)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比较困难的留守家庭,由项目承办单位对留守老人进行寻访慰问活动,以实际行动倡扬敬老孝老的社会风尚;也可动员项目实施单位的会员自愿开展城乡家庭结对结亲活动,进行寻访慰问。
(5)加强孝亲实践指导,激发家长和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展孝老敬老和家教家风的主体活动;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对学生家庭学习情况(线上课堂报到打卡、学习交流、问题反馈、测评成绩等)的统计和线下孝亲实践行动情况(自述汇报、体会交流、小组评价、群主评价等因素)的了解,作为项目实施后期表彰奖励的依据。
(6)项目实施期末,由项目实施单位牵头,合作学校配合,逐学校开展回访调查和总结交流活动;在全市大张旗鼓开展乡村“爱国孝亲、家校同建”表彰奖励活动;奖项设置:“爱国孝亲”好家长每学校3名;“爱国孝亲”好学生每学校3名;“家校同建”优秀老师每校1名;乡村“爱国孝亲”优秀讲师共6名。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五)解决四个问题:
实施孝亲家教项目,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基本纠正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诸如过度溺爱、包办代替、放纵任性、揠苗助长、方法粗暴等家庭教育突出问题;二是帮组和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引导、防范和纠正学生的孝道不存、不知敬畏、志趣偏离、高分低能等突出问题;三是给留守老人以社会的孝道关怀和心理抚慰,对留守儿童给予社会化的亲情关怀和陪伴,防止心理疾病,促进健康成长;四是培养家长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兴趣,陶冶美好情操。
三、项目团队
1.支持部门和单位
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社科联、市图书馆。
2.实施单位: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协作单位:平凉市心理学会
3.合作各方责任
实施单位责任:项目实施主体,由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平凉市心理学会的核心骨干人员和师资人员,组成该项目实施的核心团队,负责项目总体实施,包括线上教育咨询和线下讲座授课、寻访慰问、咨询指导、表彰奖励等,承担本单位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合作学校责任:家校同建合作单位,负责动员、促进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该项目活动,接受线上、线下家长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同向开展“爱国孝亲”的良好家风教育;配合项目实施单位开展联络对接、调查摸底、寻访慰问、咨询指导、表彰奖励等工作。
学生家长责任:积极参与、自觉接受乡村“爱国孝亲、家校同建”线上、线下全部活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反映有关情况,提出咨询意见;充分激发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开展敬老孝老和家教家风的主体活动。
四、费用预算
1.实施单位办公费、网络直播教学费、网站建设维护费等0.5万元;
2.讲师授课补助费1万元;
3.交通差旅费1万元;
4.寻访慰问、表彰奖励费2.5万元。
总计5万元。
五、项目分析
1.项目的可持续性。
一是通过项目实施模式的低成本复制扩展,降低资金、人力投入,为可持续实施项目奠定基础;二是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扩大社会影响,赢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项目成效的认可、肯定,争取更大的支持、响应,增加项目实施的可持续性;三是团队成员通过总结成绩,加强交流,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认知,激励团队成员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发扬奉献精神,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
2.项目的风险控制。
项目实施主体责任意识和实施能力的风险控制:作为项目法人,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成立4年,有会员160多人,有核心骨干团队成员18人,志愿师资人员10人,连续举办了三届“平凉市全民爱国孝亲行动”,坚持举办孔子学堂和传统美德讲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平凉市宣传、文化、教育、民政、卫健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表彰奖励,加上平凉市心理学会、平凉市模特艺术协会的协助,项目团队有情怀、有坚守、有能力成功实施该项目。
与合作学校对接的风险控制:家庭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家校同建”能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向发力、互相促进,项目团队人员通过积极争取市、县(区市)教育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加强乡村中小学的沟通,完全能够顺畅达成与和作学校的共建意愿。
学生家长接受、配合、参与方面的风险控制:加强感情交流、思想交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配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和主动行动,保障项目实施获得良好成效。并且,通过寻访慰问、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项目实施经费的风险控制:项目团队人员坚持公益原则,发扬奉献精神,严格控制项目运行费用;根据筹措经费,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按计划、分批次、低成本实施该项目,防范项目实施中的经费不足风险。
项目团队人员人身安全的风险控制:选择交通条件、设施条件较好的学校,增强交通、食宿、讲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的防范意识,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项目团队人员人身安全。
3.项目成效评估。
一是项目团队全程全面留存工作方案、教学成果、活动照片视频、受教受助人员名单、签字等工作资料,实证项目真实实施,并通过统计、汇总教学过程资料、分段工作小结、年终总结和项目综合总结等方式,实时自我分析评价项目实施成效。
二是由合作学校或教育部门通过收集学生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反响和评价,进行项目效益的他评。
二〇二一年四月起草 五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