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28 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3-20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28

《论语·子罕 9.23

【原文】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音yuè,同“悦”。

(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5)末:没有。

【译文】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评析】这里讲的第一层意见是言行一致的问题。听从那些符合礼法的话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依照礼法的规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问题的实质。第二层的意思是忠言逆耳,而顺耳之言的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对于孔子所讲的这两点,我们必须时时处处用以省察自己,按照这样的原则去



【学记】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王鹏翔

“法语”告诫语,或者圣人所说的话。“之言”依照圣人所说的话而加以引申的原则、规则性的言辞。忠言逆耳,苦口良药,别人给我们说了规劝的正言,能否接受是一种态度,接受了以后能够自觉的改正,这才是为学之道。

“巽语”,“巽”是恭顺的意思,别人出于善意的规劝,或许会说一些让我们既高兴又不失真诚的言辞。听者固然满心喜悦,倘若能从中有所拣择、分析,择其善者而行之,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得意忘形、沾沾自喜才最为珍贵。

“说(yue)而不绎,从而不改” 听到赞美自己的话语就高兴,根本不假思索,好大喜功。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外表上装出一副很感激、赞许的样子,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全当耳旁风,不去反省和修正,心无惭愧之意。或者因为别人提出的建议和规劝符合原则和道义,内心排斥,为了不失颜面,在表面上装出一副很顺从的样子,在言行上还是无法自觉的去修正,如此之人连夫子都说“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这种人我是无可奈何的了。

外在的教育条件,只是帮助我们迈向成长的一个助因,关键还在于自我的修正上,若能闻过则喜,闻过则改,总能改过迁善,终会学有所成。而对于表面上唯唯诺诺,行为上又不肯改过自新的人,换上谁来教授都是拿他没有办法的,真正的为学之道完全在于自己。

【按语】

 一谁也不能唤醒一个明知有错而不去修正的人,就好像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看似很谦虚恭敬,说什么都表现的很恭顺,但就是不去改正自己的言行,这样的人非霹雳手段不能教化。

 二不绎不改,学之贼也。巽语而不绎,喜美辞而大于慎己。法语而不改者立志而不坚者也,口能从之,谓体己之颜面。行不改而不耻恶行,明知故犯者也。已入膏盲,无可救药,是故圣人亦无可奈何!

忠言医邪行

改之则无病

美言当善听

时时应谨慎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本章见教在人而学在己。人纵善教,己不善学,则教者亦无如之何。

《论语恒解》:此为凡受言者,警非止为君臣,问若能无二字,是特地提醒人天良出不得不从,说是其本心之明而竟不改不绎,则子诬其心安于不仁,末如之何。不肖之诲,要知一改一绎,即不负此从与说也,亦何难有为哉。

《论语正义》:孔曰:“人有过以正道告之,口无不顺从之,能必自改之,乃为贵。”

马曰:“巽,恭也,谓恭谨敬之言。闻之无不说者,能寻绎行之,乃为贵。”

淮南子原道训:“故听善言便计,虽愚者知说之。称至徳高行,虽不肖者知慕之。说之者众,而用之者鲜;慕之者多,而行之者寡。所以然者何也?不能反诸性也。”

用正道告之,人畏义而服,故口不能不顺从。

人有过,我以恭逊谨敬与之言,人感我柔顺,不能不说也。

既寻绎之,则能行之可知,注义自为引申也。

《四书遇》:危言与言逊不是两样,或委蛇其说,或滑稽其词,此处政当思绎。若法语之言,直捷痛快,止有从不从而已。

从而改,是斩得断;悦不绎,是辑得长。

《论语集注》:杨氏曰:“法言,若孟子论行王政之类是也。巽言,若其论好货好色之类是也。语之而未达,拒之而不受,犹之可也。其或喻焉,则尚庶几其能改绎矣。从且说矣,而不改绎焉,则是终不改绎也已,虽圣人其如之何哉?”

《论语义疏》:我所责者,在于口从而行亦改者耳,故云:“改之为贵”是也。

孙绰曰:“疾夫形服心不化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下):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知错不改,且明知故犯者,已是无赖之徒了。若还以表面恭顺来掩饰其不顺之意,此人必是阴奉阳违之人。死猪不怕开水烫,这样的人,虽活着,无异于死人。

虾米何为霹雳手段?

作者非常手段,因人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或者严厉,或者当头棒喝!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