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99 得民心者得天下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1-03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99

孟子•离娄上7.13

得民心者得天下

【原文】孟子曰:伯夷辟纣(1),居北之滨(2),闻文王作兴(3)曰:‘盍归乎来(4)!吾闻西伯(5)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6),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注释】

(1)伯夷辟纣伯夷躲避殷纣王。伯夷,子姓,名允,商末孤竹国人,弟叔齐。伯夷叔齐兄弟俩互让王位之事流传千古,被历代圣贤和文人墨客所敬仰、称颂。“避”,躲避。

(2)北海之滨:伯夷当时所居住的地方,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3)作兴,兴起。朱熹(南宋理学家)认为这两字要断开此处采用赵歧东汉经学家)的注解,“作”和“兴”连在一起来读

(4)盍归乎来:为什么不去归服呢。何不。来,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5)西伯:即周文王。

(6)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太公,即姜太公,姓姜名尚;东海之滨,在今山东莒县东。

【译文】
孟子说:“伯夷躲避商纣王,住到北海边上,听说周文王兴起,便说:‘为何不去归服他呢?我听说文王善于供养老人。’姜太公躲避商纣王,住到了北海边上,听说周文王兴起,便说:‘为何不去归服他呢?我听说文王善于供养老人。’这两个老人,是天下声望很高的老人,他们归服周文王,就等于是天下的父老都归向周文王了。天下的父老都归向周文王,他们的子女还能往哪里去呢?诸侯们中如有施行周文王的爱民政策的,在七年之内,就能施行其爱民政策于天下了。”

【读解】

本章讲关于政治感化的问题,也就是“近者悦、远者来”的政治理想。就是说,如果施行仁政的话,近的人会非常愉悦,而远处的人也会受到感化,归附到这里。

孟子在本章提到了伯夷、纣王、文王和姜太公等几个历史人物。纣王和文王这两个人物,我们比较熟悉。伯夷是殷商时期一个小诸侯国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他有个弟弟叫叔齐。伯夷叔齐兄弟俩互让王位之事,至今已流传了三千年,被历代圣贤和文人墨客所敬仰、称颂。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国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君薨,按当时社会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位与叔齐。”于是他放弃自己继承王位的权利,逃到孤竹国外,住到了北海,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昌黎县,面临渤海的一个地方。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若继承王位,既破坏了礼制,又于兄弟不恭。”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巧遇在赶往西岐的考察途中。国人只好立中子继承了王位。姜太公又叫吕尚,齐国便是姜太公受分封而建的诸侯国。

按照孟子的说法,伯夷逃离孤竹国后,为了躲避殷纣王的暴虐无道,住到了北海之滨这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同样,姜太公也因躲避纣王而住到了东海之滨,大概是现在的山东莒县东部。住在北海和东海之滨伯夷和太公“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这句话意思是说,他们听到文王兴起了,便说我们何不到西伯(周文王)那里去呢?因为那里对老人很尊敬。伯夷和太公都这样说。这里的善养老者”内涵很丰富。中国儒家文化以孝为先,且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理念。因此,一个“善养老者”的社会,必然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接下来,孟子说“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意思是伯夷和太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是“天下之大老”。他们如果归顺了文王,就会影响越来越多的老人,使天下的老人都归往。既然天下的老人都归往了,那他们的儿子有什么理由不归往由此归顺文王的人越来越多,后来文王就赢得了天下。这就是归往政治。孟子多次讲施行仁政和得民心的问题。此处则以伯夷、姜太公这些德高望重的人,向往清明政治,归往了文王,从而影响到天下的人心这一具体事例,得出了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这一结论。阐明了周文王周武王因赢得了民心而得天下,殷纣王因失去了民心而失天下的道理

孟子简介(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审编发布:秦荣光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