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73 仁者无敌 民心所归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73
《孟子•滕文公下》6.5<1>
仁者无敌 民心所归
【原文】万章(1)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孟子曰:“汤居亳(2),与葛(3)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4)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5),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6)。’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7)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8)’,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注释】
(1)万章:孟子的学生。
(2)亳(bó):地名,商汤的都城,在今河南商丘。
(3)葛:古国名。
(4)要:拦截。
(5)饷:动词。馈食于人。
(6)饷:名词。指馈食之人。
(7)非富天下:“非天下富”,不是为了以天下做为自己的财富。
(8)载:开始。
【译文】
万章问:“宋国是个小国,现在想推行王政,如果齐国、楚国因猜忌而讨伐它,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成汤居住在亳地,与葛国相邻,葛伯放纵无道,不祭祀先祖。汤派人询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说:‘没有做祭祀用牲畜。’汤派人送给他们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还是不祭祀。汤又派人询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说:‘没有谷物来做祭品。’汤派亳地的民众去为他们耕田,让老年人和小孩送饭。葛伯带领着他的民众拦住那些带着酒食米饭的人抢夺,不肯给的就杀死。有个小孩带着米饭和肉去送饭,遭到杀害而被抢走了食物。《尚书》上说:‘葛伯与送饭者为仇。’就是指这件事。成汤因为葛伯杀死了这个小孩子而去征讨葛国,天下的老百姓都说:‘这不是贪图天下的财富,这是为平民百姓复仇。’成汤的征讨,从葛国开始,先后征伐十一次而无敌于天下。他向东征讨,西边的夷族人便埋怨;向南征讨,北方的狄族人便埋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象大旱时候盼望雨水一样。所到之处,赶集的不停止买卖,种田的不停止耕耘,商汤讨伐暴君、慰问他们的老百姓,象及时雨从天而降,老百姓非常喜欢。
【读解】
本章所论述的,是宋国想要推行仁政的事情,是孟子在宋国时的言论。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时,没有得到齐威王的召见。这时听说宋王偃想推行仁政,于是来到宋国。宋王偃,又称宋君偃、宋康公。《史记·宋微子世家》说:“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据钱穆等学者考证,宋王偃称王是在周显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328年。宋王偃称王之后,曾宣布推行仁政,此时孟子来到了宋国。
在本章中,孟子弟子万章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担心宋国实行仁政,反而会引起齐、楚等强国的猜忌,给自己带来危险。因为别国认为邻国施行仁政,也会使本国人民觉醒,要求他们的君王施行仁政,本国的国君害怕看到这种局面。原因是要实行仁政,君王就不能穷兵黩武、称霸诸侯了,因此总是想方设法将仁政扼杀在摇篮之中。
其实孟子何尝不知道,在当时弱肉强食的环境下,以小国而行王道,王天下,非常困难。但他认为不能因此就否定仁义的原则,抛弃仁政的理想。况且商汤、周武曾经都是以小国、弱国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本节中,孟子列举了商汤以小国之力,在亳地这块弹丸之地上施行仁政,不仅把国家治理的井然有序,而且从讨伐大逆不道的葛国开始,“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并且出现了“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的局面,老百姓盼望他们的到来,就象大旱时候盼望雨水一样。所以在孟子看来,以小国、弱国行仁政,也是可能实现的。这不仅有历史根据,更重要的是来自孟子“仁者无敌”的信念。
孟子简介(下):孟子早年受业于子思(孔伋,孔子之孙)之门人。他对孔子尊崇备极,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与孔子一样,孟子一生也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随从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