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93 善恶之别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93
《论语· 尧曰篇 》20.2
【原文】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从事政治事务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从政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在上位的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施了恩惠,于上却无耗费吗?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先从教化民众入手,却以杀戮来制止,为虐;不事先勉励人,突然要别人拿出成绩,为暴;先懈怠地发布任务且不加监督,忽然限期,又不通融,为贼;本来要给人财物,出手时又变得吝啬不舍,反将自己变成了看守物品的小职员,这就叫作小气。”
【评析】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德治、礼治社会有自己独到的主张,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价值。
【学记】善恶之别
王鹏翔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才能从政的问题,夫子以“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作答。明示能做到这两个纲目就可以从政了。子张在此章极为善问,不知五美具体在指什么?于是再次求教。夫子所言五美;其一:君子惠而不费,也就是在上位的君子给人民以恩惠,对上却无所耗费。其二:劳而不怨,即让百姓劳动,百姓却无怨恨。其三:欲而不贪,即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贪。其四:泰而不骄,即安泰矜持而不骄傲。其五:威而不猛,也就是威严却不凶猛。这五个问题很核心,也很笼统,对于一个缺乏政治经验的人来说,似乎找不到它们的抓手在哪里,如何落实,如何应用,这需要智慧和经验来指导。所以子张又问:“何谓惠而不费?”子张这一问可以说是为我等后生解决了许多疑惑。且听圣人如何开示。
关于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也就是为政者要善于发现和诱导,发现百姓在哪方面容易获得利益,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便要诱导他们朝着哪个方向去获利,这只要在政策和导向上发挥作用就可以了,对上位者来说,并无多大付出就能让百姓获利。最究竟的让民获利,应该从政策到社会风气入手,有了安定的环境,良好的徳风,懒惰的人不愿意偷懒,勤勉的人能富而好礼。此为不费而惠,亦是上位者最便利的方法。
关于劳而不怨,“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也就是选择恰当的时间和与之对应的事情使百姓劳作,又有谁会怨你呢?孔子曾云:“使民以时”,使用民力,在于熟知民情,在他们闲暇的时候,让他们从事可以发挥自身特长的公共建设。若是上位者只图自己享乐而建造高大的寝宫,即使选择在非农忙时节,亦不得民心。
关于欲而不贪,“欲仁而得仁,又焉贪?”也就是自己想成就自己的仁德而推行仁政,又贪求什么呢?此所欲者,在仁,求仁而得仁,心有求仁之心,便以施行仁政为最高目标,即使有贪心,此贪也是利益万民,天下归仁的大贪,亦为大德,所以称为不贪。
关于泰而不骄,“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意思是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小,君子从来不会去怠慢他们,上下同视之,这能不算是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吗?
关于威而不猛,“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意思是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舒坦庄重的气质让人望而生出敬畏之心,这难道不是威而不猛吗?威武庄严之气来自于日用中的自律,即“慎独”,以正心能养正气,正气生则威。
子张又问道:“什么是四恶?”
第一恶:“不教而杀谓之虐。”即不先从教化民众入手,却以杀戮来制止,为虐。
第二恶:“不戒视成谓之暴。”即不事先勉励人,突然要别人拿出成绩,为暴。
第三恶:“慢令致期谓之贼。”即起先懈怠地发布任务,忽然限期,又不通融,为贼。
第四恶:“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即本要以物相送于人,出手时又变得吝啬不舍,显得很小气,反将自己变成了看守物品的小职员。
【按语】:从此五美四恶细析,孰仁孰恶,一目了然。仁政必尊五美,暴政必行四恶。善人能行五美,恶人独存四恶。君子者,尊五美,屏四恶,可修齐,可治平。编者将此言排于《论语》末篇,用心良苦可见一斑,所谓学问,无不以尊美屏恶而为尊。纵然学富五车,仍旧恶行不改,仍旧善心不起,学之何益哉?
五美出道心
修平耀古今
四恶愚痴人
老鼠过街行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贪者,有欲而常感不足。心所欲在仁,可常感满足,故谓之无贪。
先为教令,不叮咛申敕,而往后刻期无许宽假,缓于前,急于后,误其民而必刑之,是有意贼害其民也。
本章子张问政,孔子约数以示,俟子张请目,然后详晰言之,与问仁章文势划一,显出一人之手,而两章皆称孔子曰,与《论语》他章体例不同,故疑在《论语》全书中,此为最后编入者。
《论语正义》:孔曰:“言君子不以寡小而慢也。”
案:“择可劳而劳之”以下,皆因子张问而答之。不言“子张问”者,统于首句“何谓惠而不费”,凡诸问辞皆从略也。劳民,如治沟洫及耕敛之类。又农隙讲武事,与士功,并是择而劳之。
荀子富国篇言:“古人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而百姓皆爱其上,人归之如流水,亲之欢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偷者,无它故焉,忠信调和均辨之至也。”
《四书遇》:“五美”从道心上运用,“四恶”从人心上恣肆。一“尊”一“屏”,法戒昭然。叙此章于帝王之后,治统、道统确有渊源。
《论语集注》:尹氏曰:“告问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备者也。故记之以继帝王之治,则夫子之为政可知也。”
《论语义疏》:殷仲堪云:“君子处行以虚,接物以为敬,不以众寡异情,大小改意,无所敢慢,斯不骄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下):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夏荷:仁政必尊五美,暴政必行四恶。善人能行五美,恶人独存四恶。君子者,尊五美,屏四恶,可修齐,可治平。——王老师道出了,为政,为人,为君子的标准是尊五美弃四恶,可以让我们世人清晰而不再迷茫!!!
魏乙:对正在政府工作的人启发很大。用于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化于心,化于行,以五美四恶的标准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任务来进行。
颜姐:“五美”从道心上运用,“四恶”从人心上恣肆。一“尊”一“屏”,法戒昭然。夫子之为政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