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84 难能可贵的孝子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3-05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84

《论语· 子张篇  19.18

【原文】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1)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注释】(1)孟庄子:鲁国大夫孙速。

【译文】曾子说:“我听先生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依然使用他父亲制定的政治制度,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学记】难能可贵的孝子

王鹏翔

孟庄子即鲁国大夫仲孙速,其父献子,名蔑,逝于鲁襄公十九年,在世时有贤德。孟庄子逝于鲁襄公二十三年,相距四年,这一章可与《学而》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相参。

孟庄子之所以不改父之道,在于其父有贤德,但孝道非为完全继承父道,譬如大禹将其父鲧“gǔn”所留之政,全部改革,后世也并没有就此而评价大禹为不孝。儒家所主张的孝,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如果父不贤兼有恶行,子有赡养尽孝的义务,但是可以不遵守他所遗留的不善之政,不但不能继承,还要大力改善,以让后世及天下人心有所安,以安天理良知。如果只是固执地为了坚持孝而弃仁徳于不顾,是为执一废百,非圣人一贯主张。

孟庄子主政后依然任用父亲在世的部属,并保留了原有的政治制度,是为难能。然而,此难能之外,孟庄子似乎还有其他难能之事,今已无更多资料可以考证,而就此难能不必作更多的解说。

【按语】:孟庄子之孝在于无改于父之道,其父乃有贤德。若无贤德必改之,此为难也。

父有贤德润

子孙代代尊

三年无改道

难能孝心存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按《学而》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与此章参读。宋儒惩于绍述之事,说三年章与此章,特有烦言。然孔子所言,本不以概凡事,如禹改鲧道,未闻儒者之不孝,若必执一废百,则孔子不复有可与立未可与权之教矣。

《论语正义》:马曰:“孟庄子,鲁大夫仲孙速也。谓在谅阴之之中,父臣及父政虽有不善者,不忍改也。”

正义曰:“注意以三年不改为孝,故云‘在谅阴之中’。谅阴,凶庐,上下通称。其实三年不改,亦谓其父善道,已能守之,便是至孝。若有不善,正当改易,何为云‘不忍’哉?”。

《论语集注》:献子有贤德,而庄子能用其臣,守其政。故其他孝行虽有可称,而皆不若此事之为难。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受祖辈影响,从小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每写一篇详解论语的札记,已将《论语》492章全部完,结集出版《论语通解》一书。该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分上下两册,共计43万余字。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夏荷:儒家所主张的孝,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如果父不贤兼有恶行,子有赡养尽孝的义务,但是可以不遵守他所遗留的不善之政,不但不能继承,还要大力改善,以让后世及天下人心有所安,以安天理良知。如果只是固执地为了坚持孝而弃仁徳于不顾,是为执一废百,非圣人一贯主张。——感悟到尽孝也要行仁道,不可愚孝!

止语:孟庄子之所以不改父之道,在于其父有贤德,但孝道非为完全继承父道,譬如大禹将其父鲧“gǔn”所留之政,全部改革,后世也并没有就此而评价大禹为不孝。 孟庄子和大禹对事不对人,在孝道中忠于贤德,仁义为先!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