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80 丧礼之情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2-24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80

《论语· 子张篇  19.14

【原文】子游曰:“丧致(1)乎哀而止。

【注释】(1)致:极致、竭尽。

【译文】子游说:“居丧期间,只要极力尽到哀情就可以了。

【学记】丧礼之情

王鹏翔

“致”,极义,父母之丧,以尽哀为止,子游的这一孝道思想可以看出儒家孝道思想的延续。关于丧礼,夫子曰:““丧,与其易也宁戚”,也就是丧礼可以繁,可以简,但哀戚之情不可缺少。子游在此基础上,作了新的阐发,即“致乎哀”,此与夫子引用《关雎》:“哀而不伤”语有相同之义。

父母离世,至亲之人永别,再无相见之时,孝子思亲心切,哀戚不已,此为人之常情,于此亦可见孝亲之诚心。然而,如果一旦将哀戚之情发展成哀伤之情,就会因哀伤过度而损伤身体。所谓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因为亲人离世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由此一蹶不振者有之,因为伤心过度而一命呜呼者亦有之,此种情况并非圣人本意,亦非孝亲之道。在厚情处,依礼而行,便是“致乎哀而止”。

【按语】:致于哀者,发乎情,所言止者,止于礼,情礼之合者,中道而已。于礼如此,于哀如此,无所不用其情,无所不用其礼,以保人性,以近天理。

丧亲天地崩

哀戚泪眼蒙

孝子依礼行

致哀止于诚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致,极义。丧礼只以致极乎居丧者之哀情而止,不尚文饰。然若过而至于毁身灭性,亦君子所戒。

《四书恒解》:死者人所不免,而至于父母则仁人孝子之心诚有哀苦不忍言者,丧礼繁重,委曲皆痛亲之心不得已而致其详慎,以竭万一之诚。

《论语正义》:杨氏曰:“丧,与其易也宁戚,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之意。”问丧云:“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

《四书遇》:崔子钟曰:“‘致’,推而极之也,‘丧致乎哀而止’,言无所不用其情而后已。”

《论语集注》:愚按:“而止”二字,亦微有过于高远而简略细微之弊。学者详之。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心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夏荷:致于哀者,发乎情,所言止者,止于礼,情礼之合者,中道而已。于礼如此,于哀如此,无所不用其情,无所不用其礼,以保人性,以近天理。——非常人性化!赞同!

止语:斯人已逝,生者如斯。生者当节哀顺变,善待珍惜感恩当下的所有,好好活着,逝者尚能安息,即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