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92 为官的两个基础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11-21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92

《论语·颜渊篇 12.14

【原文】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实。”

【评析】以上两章都是谈的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他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学记】为官的两个基础

王鹏翔

有一天,子张向夫子请教为政之道,由于他向来善于外交。夫子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说了八个字,两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居之无倦”居者,居政位,居家,居心等,三个方面。居政位当以徳养为重,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皆以勤勉敬业,尽忠职守,无有懈怠和疲倦为本。如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居家当以孝悌治家,不可懈怠。居官当公平正义,为政以德,不可懈怠。居心修身,当志于君子圣贤,坦坦荡荡,不可懈怠。

第二重点,“行之以忠”行者,落实,践行。为官一方,当居于仁徳,无论任何事情,都要以身示范,忠于职守,以一己之忠而影响整个团体行之以忠,能忠实于自己的职责,施行仁政,为大众服务,从而让民众都能以忠为榜样、标杆,能发自内心的信赖于政府,依靠于政府,即为夫子对子贡所说的“民之信矣。”

【按语】无论居于何地,身处何种职位,心当居于仁,身居无邪,官居清正,是为无倦。居无倦而徳养生,所以便能办事忠厚,忠心,不偏不倚。以仁德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民众受此感召,亦将更加依赖、信任政府。官民一心,才能共建小康生活。

何处不居身

无倦徳能成

忠心以爱民

官民同一心

名家集义

《论语恒解》:天徳王道,至诚不息,功夫在欲践为政之道,非从事大学何自问津。

《论语正义》:王曰:“言为政之道,君之于身,无得懈倦,行之于民,必以忠信。”

郑注云:“身居正位,不可懈倦。”

管子形势篇:“解惰简慢以之事主则不忠,以之起事则不成。”

大戴礼子张问入官云:“故不先以身,虽行必邻也;不以道御之,虽服必强矣。故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矣;外内不相应,则无可取信者矣。”

《四书遇》:惟居曰“无倦”,行曰“以忠”,是退藏处,天行不息,而作用处,皆具行也。此为纯王之道。

黄葵阳曰:“天地悠久之化,尧舜兢业之神,正可以与二句中理会,子张是务外的人,故勉他以内外如一。”

《论语集注》:程子曰:“子张少仁,无诚心爱民,则必倦而不尽心,故告之以此。”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心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为官当有勤政为民之心,处处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去行持,肯定深得人心,是好官!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