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72 只做个好人就可以了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72
《论语·先进篇 》11.19
【原文】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注释】
(1)善人:指本质善良但没有经过学习的人。
(2)践迹:迹,脚印。踩着前人的脚印走。
(3)入于室:比喻学问和修养达到了精深地步。
【译文】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善人不跟着前人的脚印走,其修养也难以到达道德的深奥处。”
【学记】只做个好人就可以吗
王鹏翔
在《论语》中,夫子共有三次谈到善人,此章为其中之一。假设,当时子张问夫子如何才是圣人之道,夫子又会如何作答呢?然而,圣人和善人的距离相差甚大,善人就像是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只要做个好人就可以了,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需要付出的时候,毫不保留的去付出,既不伤害别人,也不想委屈自己。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依据,也不需要什么参照,凭着良心就行。能真正这样去做人当然是最好不过,遇到这种善人我们应当给予尊重和赞叹。
可是对于善人来说,心中缺少了志向和愿望,善人只是想成为善人,并没有为善的方向,心中也没有生起成圣成贤的心。没有成圣成贤的心,也就没有必要依照圣人的教言去践行。因此,夫子在此章说“不践迹”,意思是一个仅仅想做善人的人,并不会遵循圣贤的脚步去实践,因此也无法进入到圣人奥室之中。就好比一辆永远行驶在路上的汽车,虽然是在光明的大道上,但因为没有方向,于是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目标的彼岸。
【按语】夫子此言应当是在劝人立志成圣成贤,只有遵循圣贤的教育,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才能让人生更精彩,让道德更加完善。
善人无圣心
前路不遵循
若要入奥室
唯有立志成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善人质美,行事一本天性,故能不践迹,犹谓不照前人脚走路,即不依成法。虽亦能善,而不到深奥处。
《论语正义》:孔曰:“践,循也。言善人不但循追旧迹而已,亦少能创业,亦不入于圣人之奥室。”
经学卮言:“问善人之道,则非问何如而可以为善人,乃问善人当何以自处也。故子先以善人所行之道,当效前言往行,以成其徳,譬诸入室,必践陈涂堂户之迹而后循循然至也。”
践迹者,谓学礼乐之事也。善人质美未学,故必进于礼乐,乃可入室。
《论语集注》:程子曰:“践迹如言循途守辄。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如圣人之室也。”
张子曰:“善人欲仁而未志于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成法亦不蹈于恶,有诸己也。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青青河边草:学罢此篇,深刻懂得了只有遵循圣贤的教育,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才能让人生更精彩,让道德更加完善。而不止于只做一个善人。感恩圣贤教诲,感恩传承圣贤教诲的传承人。
止语:没有立志为圣愿望的善人,是好人,但也很可能变成坏人,善恶就在一念之间。
芳草:中华历史五千年,被公认为圣的只有二个半人,可见成圣人之难。在这个有点各自为利的社会里,能遇到真心行善的人我们都应该感恩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