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85 “至徳”和“无徳”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4-11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85

泰伯篇第八

【引语】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论语·泰伯篇 8.1

【原文】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2),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

(3)民无得而称焉:此句有两种解释,一说是百姓无法得知他礼让的事迹来赞扬他的品德另一说是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根据史实并综合历代大家的注解,采用前一种说法。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而民众又无法得知他礼让的事迹来称道他的品德

【评析】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以去东吴采药为名,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且泰伯让位离开时,并没有把退让国君之位作为他离开的理由,致使老百姓无法得知他礼让的事迹来称道他的品德由此夫子盛赞曰: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学记】“至徳”和“无徳”

王鹏翔

泰伯,姓姬,名泰伯,为周西岐国君古公亶父的长子,周文王伯父,周武王伯祖父。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泰伯兄弟三人,排行老大,有两个弟弟分别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都是周太王的儿子。按照禅让制度,泰伯为长子,将来必为国君,然而,太王见季历非常贤良,又生姬昌(即文王),出生时有瑞相,料将来能兴盛周室,于是想立季历为国君。泰伯发现了父亲的想法,以去东吴采药为名,与二弟仲雍出逃避位,到达荆蛮(无锡),受他们的德行感召,当时就有千余户人家归顺了泰伯,建立勾吴,这是泰伯的第一次出让国君之位。

第二次禅让:泰伯到达江南后,父周太王去世,他与仲雍回去奔丧。季历和众臣求他接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后即返江南,王位由季历继承。第三次禅让:季历成为国君后,整肃国政,扩大领土,遭到商的嫉恨,被暗害致死。泰伯又一次回岐山奔丧,群臣再次要他继位,他依然不从,姬昌接为国君,即周文王。这就是泰伯三让天下的故事,当然古人各家众说纷纭,但当时周国不过是一个诸侯国,这里为什么又要说是天下呢?这可能是因为周朝后来统一了天下的原因。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此章的一个背景,问题的关键在于“至徳”和“无徳”。“至”,至高无上,很难超越的意思。这样无上的徳行源自于泰伯的难舍能舍,在常人看来,将明明属于自己的权力拱手相让,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从当时周朝的国力来说,也不是特别小的国家,而泰伯确真的就将这样的一国之君无原由的让了出来。仔细分析一下,原因有三点,其一,是因为泰伯的孝,他能感知父亲的意愿,并且顺从,用行动实现了父亲难以启齿的想法。其二,泰伯从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出发点,为了自己国家的兴盛,将权位让位给了能者,其高贵的品格可以与尧舜相比。其三,在他离开时并没有说明是为了退让国位作为他离开的理由。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些王子为了夺取权位,无所不用其极,或者以退为进,或者行苦肉之计,兄弟之间互相暗算,目的只是为了坐上国君之最高权位。泰伯却以采药为名而悄悄离开,后来又有两次上位的机会,他都推掉了,这是真让,这种让,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给出的理由也是非常的圆润和充分。从这点讲,是为“无徳”,即所行之徳不留任何“徳”的痕迹,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风平浪静,根本不让别人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原由。泰伯的这一做法,是夫子最为称道的,他将徳行行于无形,只求自己心安理得,是为人生最高的修养。

【按语】

一、某些人为了获得“徳行”这个名誉,可以出让财富和权力,但其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所以孟子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泰伯以善于顺从父亲的意志,以国为重,让位于贤良的人,并且以毫无宣扬的借口离开了自己的国家,远走他乡,以逃避国君之位,这种行为,只有至高品徳的人才能做到。在当下这个时代,更值得我们去细细思考。

 二、泰伯三让天下者,不以避让权位为借口,悄然离去,真让于贤良。又历两次,以合理之由退之,是为真让。真让者,行常人难行之徳,无名英雄是也。然泰伯所行之无名者,乃常人最为垂涎之事,能真行之,行无迹痕,是为至徳。至徳不形于内,不彰于外,是为无徳,无德者,无人知晓之徳也,只求一己之心安,不图他人之赞叹者也。

泰伯知父心

为国让君位

不图后世颂

只求心能宁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时殷道渐衰,泰伯从父意,让季历及其子昌,若天下乱,必能匡救,是其心为天下让。季历、文、武三人相传而终有天下,皆泰伯所让。

泰伯之让,无迹可见,相传其适吴,乃以采药为名,后乃断发文身卒不归,心在让而无让事,故无得而称之。

本章孔子极称让徳,又极重无名可称之隐徳,亦是一种仁徳,至于无名可称,故称之曰至徳。

《论语讲要》:孔子称赞泰伯的道德,高到了极处。他曾经以天下三度让给季历,人民不知道如何称颂他的至徳。

《论语正义》:王曰:“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弟仲雍,少弟季历。季历贤,又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三让于王季。其让徳,故无得而称言之者,所以为至徳也。”

诗皇矣云:“帝作邦作对,自太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观此则知王季恭兄之谊,必有寻常人士所及者。

泰伯世家言:“荆蛮羲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国主。”势不容复返,故季不得已而受让耳。传世称之,是谓“载锡之光”。当时民虽无称,而历世久远,夫子犹叹为至徳,则亦王季厚明之所致矣。其云:“三让之美,隐蔽不著者,”案:孟子云:“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然则凡让过者,或出于好名之态,惟太伯让之故,儿不得为子,故其美隐蔽。

至孙自立说,则弃太子位为一让,不赶丧为二让,不养仲雍之子为己后为三让。一让、二让与郑同,三让则孙氏臆测。夫泰伯既君吴,虽立后,亦反为吴国之嗣,于周何与,而有此深思远防哉?此亦未为得理也。

注言“昌必有天下,故泰伯让于王季”是泰伯有利天下之心,且让迹甚著,复不得言,“其让隐”,此皆注说之误。

《四书遇》:天下惟能取者,然后能让。泰伯无意商而采药荆蛮,遂有吴国。亦虬髯[ qiúrán ]客之以天下让唐,而自退处扶馀之智也。出其才力,何遂不如王季,文、武也哉!以天下让者,谓其能去而不取,故是多也。

《论语集注》:夫以泰伯之徳,当商周之际,固足以朝诸侯有天下矣,乃弃不取而有泯其迹焉,则其徳之至为何如哉!盖其心即夷,齐扣马之心,而事之难处有甚焉者,宜夫子之叹息而赞美之也。

《论语义疏》:繆协曰:“泰伯三让之所为者,季历,文、武三人而王道成,是三以让天下也。”

徳让迹既隐,当时人民不觉,故无能称其让徳者也。

范宁曰:“诡道合权,隐而不彰,故民无德而称,乃大徳也。”

繆协曰:“其让之迹诡,当时莫能知,故无以称焉,可谓至徳也。”或问曰:“泰伯若堪有天下,则不应让人,若人有天下,其事如何?”或通云:“太伯实应传诸侯,今让者,诸侯位耳。而远让天下者,是为天下而让,今即之有阶,故云天下也。然仲雍亦随太伯而隐,不称仲雍者,国位在太伯,太伯让,是导仁轨也,仲雍随是,扬其波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至德之人大智慧者,懂得取舍,不计得失,意识行为心里明镜似的。发乎于真心的礼让,何须炫耀?公道自在人心,乃至今日,也是众人学习的榜样。

芳草:佛家称行善不为图报为“阴德”,儒家称其为“至德,”无论宗教也好,文化教育也好,这种行为都是最高最纯的境界。 泰伯以大局出发,以至孝至善至纯的行为而被圣人称叹,间接造就了周朝的兴盛,其真爱天下的心可歌可泣,贤哉泰伯!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