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76 见与不见 都在等你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3-20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76

《论语·述而篇 7.29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

【学记】见与不见都在等你

王鹏翔

“仁”的精神贯穿于整个儒家思想体系当中,无论从那一个角度,那一个视野来看,孔子的教言当中都有“仁”的影子。夫子每每教人成仁,得仁。圣人或言求仁之难让我等凡夫难以企及,或说易时又非常之容易,毫无难度可言,简直就是唾手可得。此章就用简短的几个字说明了“仁”的易得,以企大家都能立求仁之志。

“仁,远乎哉?”仁远吗?这个远不是距离的远,而是心理上的远。有自我设限的因素存在,那么“仁”就显的高不可攀,让人望而却步。或曰:我等俗人,何必去求仁,何必去做那些高雅的事情,搞好自己的一日三餐足矣!如果是这样去想,真的就远了!远到十万八千里。若是一转念,别人能得仁,为什么我就不行呢?“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非得见上一见不可,信心生起,仁就在眼前。

所以夫子接着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里有个“欲”字,这个字用在这里实在是太妙了,从文辞上来说,完全将这句话的核心表达完了。仁不在外,不在内,就在当下,此刻,向远求不到,在近处找不见,全在我们的本性里,即“欲”。人性的提升就是和自我私欲对抗的过程,当善念在不断上涨的时候,贪婪,嫉妒,愚痴等开始下降,又时而善念在上,时而私欲在上,叫作此消彼长。宋明理学有一句名言叫“去人欲,存天理”。仁即天理,天理即是仁,天理、人欲本为一体,也是在欲中,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欲望,那就是病了。只有在这个“欲”中去发掘、培植自己的善,私欲自然会下降,甚至消除,不用去远求。

因此佛教的六祖慧能大师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仁”其实就在哪里,见与不见都在等你!“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仁就来了,那样的干脆,那样的易得,祂本来就和我在一起。

学这一章,就想到了仓央嘉措大师写的《见与不见》,“见与不见,我都在哪里”。这有可能是仓央大师写给他“自性情人”的诗,用诗歌赞美佛性也未尝不可!

【按语】

一、 仁就像是人的影子,想要找到,当下就能。禅宗有顿渐之分,其实在这一章里,我们看到儒家也有顿渐。“我欲仁,斯仁至矣”立刻就能见到,只要立志求仁,就能得到,这就是顿,顿就是快,马上,瞬间,关键是想与不想的问题。《论语》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阐述仁,一部分是在鼓动、引导,让人都能有求仁之心。夫子的悲心广大,真的是感天动地。

 二、仁也者,人之本也,须臾不离,若能有呼,必有所应,故曰仁不远,当下即是。欲得而能得之,必不空手而归。

我在等你

不曾离开!

一万年只是一瞬间  

一瞬间就是这一念

深情的守护着

你若想见

我必如期

我一直都在等你

就在那烟消云散处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仁道出于人心,故反诸己而即得。仁心仁道皆不远人,故我欲仁,斯仁至。惟求在己成徳,在世成道,则难。故孔子故言仁之易求,又极言仁之难达。

《论语讲要》:仁不在远,欲仁,此仁即至。《中庸》引《诗·豳(bin)风·伐柯篇》:“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可喻此义。

焦氏《笔乘》云:“此孔氏顿门也。欲即是仁,非欲外更有仁。欲即是至,非欲外更有志。当体而空,触事成觉,非顿门而和。”顿乃对渐而言,儒学亦有顿渐之说。中庸云:“人,能之,己百之。”人一能之者顿也,己百之者渐也。颜渊闻夫子之言,不违如愚,即是顿。顿指悟而言,渐指修道而言。顿悟之后,必须渐修。顿悟如眼,张眼即见远,渐修如足,须一步一步而行。

欲仁仁至,欲色色至。色至则无道,仁至则有道。

《论语恒解》:仁即性也,以其为天地生生之理。如果有仁故曰仁,人心未生以前粹然浑然,性本善也,心皆仁也,既生以后,气质拘,七情扰心,杂阴邪私,以动心。不皆仁矣。圣人教人复性之学,由下学而上达,其中功夫次第,非一言可了然,皆本人心天理自然而为之。

《论语正义》:包曰:“仁道不远,行之即是。”此求仁者得仁之旨。

孟子尽心篇云:“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仁道不远,行之即是。

以欲仁即宜行仁,夫子告颜子以“克己复礼为仁。”即此义。

《四书遇》:见得“欲”即是“仁”。若倒一字说“仁斯至矣”,“仁”便在外了,仁便远了,文字之妙如此。

《论语集注》: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

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论语义疏》:世人不肯行仁,故孔子引之也。问言仁道远乎也,言其不远也。但行之由我,我行即是,此非出自远也,故云:“我欲仁而斯仁至”也。

江熙曰:“复礼一日,天下归仁,是仁至近也。”

《论语点睛》:“欲仁”即仁,仁体即使本来至极之体,犹所云“念佛心”即是佛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芳草:佛教大师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生灭”,夫子说欲仁得仁,可见无形无相的善恶之念皆藏在自性里。慈善者求仁得仁,恶性者念恶感恶,一念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夫子欲仁得仁,是为夫子慈悲为怀,故随心所欲呀!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