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61 卫君父子残   夷齐仁义全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2-19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61

《论语·述而篇 7.14

【原文】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乎(2)”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译文】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心中会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学记】卫君父子残   夷齐仁义全

王鹏翔

中国人的学问向来是文、史、哲不分家,这一事实在此章表现的尤为明显,用多变的历史案例,以生动的故事向我们演绎了深厚的政治、处世哲学,给我们带来很多生活启示。想要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需要从解读历史开始。

事情是这样的,孔子周游列国至卫国,受到了卫灵公和夫人南子的礼遇,暂时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在鲁哀公十四年的时候,卫国发生了一件事情,由此引发了子贡与夫子之间的这场精彩对话。

卫灵公的的世子剻聩(kuǎikuì)因不满意其母南子,企图借机杀害她,被觉察后出逃至宋国。其实剻聩这个人在卫国上下的名声并不好。鲁哀公二年的春天卫灵公去世,南子打算立公子郢为君,公子郢(yǐng)说还有太孙辄在,于是卫国人立剻聩的儿子辄为君。同年六月,晋国大臣赵鞅率领军队,借护送剻聩回国的名义在卫国的戚城聚集,图谋入侵卫国。在鲁哀公三年的春天,齐景公欲报晋国之怨,派遣大臣国夏与卫国石曼姑同时带领军队围攻戚城,以阻止剻聩回国。

是时,卫国的新任国君辄对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也都很敬重,这样的一个现象反而引起了孔子弟子的注意和猜测,私下多有人议论,以为夫子要助卫君。冉有对这件事情很关注,心中疑惑重重,但又不知他为何不去直接问夫子,或许是因为子贡向来喜欢和夫子讨论问题的缘故,所以才求教于子贡。当冉有问子贡时,子贡也不知。于是亲自去问夫子。然而,子贡所问的问题显然没有涉及到卫国本身的事务,只问老师:“伯夷、叔齐为何人?”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位世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父亲去世以后,叔齐却要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果断拒绝,并说:“这是父亲的遗命”。说完就逃跑了。叔齐也不肯立为国君,跟随伯夷逃至周地。路上遇见周武王伐纣,伯夷和叔齐上前拦路,要向武王进谏,他们认为伐纣是以下犯上,武王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言,两兄弟从此以吃周朝的食物为耻辱,直至饿死。伯夷、叔齐是孔子最赞叹,最尊敬的人,子贡借伯夷、叔齐之事问夫子,夫子说:“他们是古代的贤人!”。为了更加清晰,子贡又以怨相问,夫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为:求心安而得心安,哪里会有怨恨的道理呢?求仁就是求心安,心安而后理得,伯夷和叔齐用他们的行动做到了,夫子的回答使得子贡明确了夫子的心意。

叔齐,伯夷以位相让,是为仁。剻聩图谋杀害母亲是为不孝,以臣子之身借晋国之军和自己的国家发动战乱,是为不忠。观卫国君臣父子之间的斗争,完全违背了礼义人伦,有悖于夫子所倡导的仁义之道,此卫国之乱,亦是当时春秋诸国的缩影。子贡借伯夷叔齐的仁义之事问于卫国君臣父子间的内乱之事,以寻夫子的政治态度。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其一:若子贡直接问夫子是否助卫君,这个话题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特殊性,夫子在卫国为客,为臣,为客者不议论他国之事,为臣者不非议君主,如果直接以卫国国君之事进行议论,属于违礼,甚至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体现了子贡的尊礼和谨慎。从中窥知了孔子和其弟子所处的凶险和微妙!

其二:若子贡直接问夫子是否助卫君,作为弟子去问老师的政治态度,无疑说明学生在此时对老师以往的主张产生了怀疑,如果直问,有质问、犯上违礼的嫌疑。子贡的假借方式,体现了尊礼和对老师的敬重。

其三:尊周复礼是夫子的一贯主张,无论卫君对夫子如何的礼遇,如何的敬重,都不可能放弃夫子天下大同的理想而于其为伍,这不但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的君子风范,更是将仁义精神贯穿始终。

综合以上事实,子贡得出了想要的答案,抱着喜悦和对夫子的赞叹,向同学做了宣告:“夫子不为也。”意为:夫子不会助卫君!语境似有石头落地之感。师生之间于重大事件上采取迂回的方式让一场风波烟消云散,让人感叹。

【按语】

一、通过子贡问夫子这一案例,不光证明了读史可以明智,还领略了子贡以史为据的提问艺术,后世学人多有引用此案。此章彰显了夫子不忘初心,追求理想的光辉人格。

今天的人们对于敏感问题的求证缺乏古人的智慧。换做是今人,遇到类似的问题,恐怕直接就开问了。如此,不但让彼此尴尬,而且也给原本可以将有形化于无形的问题设置了重重障碍!既不利于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又使得自己失去回旋的余地,同时使对方痛苦不已。

 二、卫君辄之父剻聩于灵公时妄图杀母,又苟且晋国军队侵犯己国,实乃不孝不忠之举,春秋诸国,多此事据,实礼崩乐坏之大势也。夫子于卫国深受礼遇,众弟子恐夫子助卫君,故而不安。冉有问于子贡,子贡问于夫子,以伯夷叔齐之怨,求夫子于卫国之君臣关系之观点,以寻夫子助卫君与否。

夫子以“求仁得仁”之言,赞伯夷叔齐之仁,唯仁者能见仁,唯同己者能知,故伯夷之志,乃夫子之志,终不与乱邦乱君之国为之。

壮哉!夫子,终不以利移大愿,终不以困动壮志!终不与名不正之君为之。

贤哉!子贡,言不以犯上而侍于师,其言可及,其智、其仁不可及也。

仁义不存家邦乱

父子相残情何堪

伯夷叔齐义云天

圣人直承上古贤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为,赞助义。卫君,卫出公。灵公逐其太子剻聩,灵公卒,卫人立剻聩之子辄,是为出公。晋人纳剻聩,卫人拒之。是孔子居卫,其弟子不知孔子亦赞助卫君之以子拒父否?

伯夷、叔齐:孤竹君将死,遗命立叔齐,叔齐让其兄伯夷,伯夷尊父命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子贡不欲直问卫君事,故借问伯夷叔齐何等人。

怨乎:孔子称许伯夷叔齐为古之贤人,子贡又问得为国君而不为,其心亦有怨否?

此仁字亦可作心安解。父命叔齐立为君。若伯夷违父命而立,在伯夷将心感不安,此伯夷之能者,但伯夷是兄,叔齐是弟,兄逃而己立,叔齐亦心感不安,遂于其兄偕逃,此叔齐之能弟。孝悌之心,即仁心。孝悌之道,即仁道。

夫子既许伯夷叔齐,可知其不赞成卫君以子拒父。

《论语正义》:孔曰:“夷,齐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知不助卫君明矣。”

“怨乎”者,言伯夷不得立,叔齐或恐兄争国,不得已而让,皆不能无怨。惟夷、齐让处于亲爱之诚,其心无非求仁,而即得仁,尚何所怨?

《四书遇》:伯夷曰:“有父命”。叔齐曰:“非治命”。两人所急着,原不在兄弟,而仍在父子,故片言可以折卫狱。仁,人心也。心之所安,便是仁。

夫子与其为仁,忠孝不足以名之;忠孝其事也。圣人论人,必论其心。

《论语集注》: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故子贡不斥卫君,而已夷、齐为问。夫子告之如此,则其不为卫君可知矣。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国犹敝屣尔,何怨之有?

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

《论语义疏》:江熙曰:“夫子在卫,受辄宾主,悠悠者或疑为之,故问之。”

兄弟相让,本求仁义,而万代美其相让之徳,是求仁得仁也。求之而得,虽死又何怨?是君子杀身成仁,不安生害仁。

《论语点睛》:非说二人以失国为悔也。只是二人既去,设无种子可立,则废宗绝嗣能不动心否乎?既曰;求仁得仁,则世间宗嗣,又其罪小者矣,何足介意?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壮哉!夫子,终不以利移大愿,终不以困动壮志!终不与名不正之君为之。贤哉!子贡,言不以犯上而侍于师,其言可及,其智、其仁不可及也。作者在此处由衷的赞叹,文也好!情也真!

芳草:夫子的志向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很赞叹孔门的弟子知道老师不为荣华而折腰,又要跟随夫子过颠沛流离传道的日子所表现出来的心情,他们都是贤人啊!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