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39敬鬼神与远鬼神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12-18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39

《论语·雍也篇6.20

【原文】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学记】敬鬼神与远鬼神

王鹏翔

知即智,樊迟向夫子请教何谓智,夫子先从民众和社会风气的教化方面做了简单的提示,提出两个观点,三个问题。

 一是智者以处理好民众的事务为要,首重人伦教化,古人列举了十义,以作为社会教化的标准和抓手。分别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德,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以人伦。

 二是敬鬼神。儒家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也没有像宗教一样,对鬼神的存在进行详细的描述,只是在“敬”字上下功夫,如何去敬?怎样才叫敬?这两个问题直接影响了其他宗教在中国本土的演变和融合。譬如佛教进入中国后,特别是提倡人间佛教的大乘佛法,广为流传,深受社会各个阶层的推祟,这与它以人本关怀思想有着深厚的关系有关,并提出了“人成即佛成”的中国特色佛教思想。道教也提出了以孝养和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宗教核心。此无不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所形成。

《左传》中,随朝的李梁说:“民,神之主也。”,历代的政治家也提出了“民义即天意”的人本思想,为华夏文明的繁衍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里记载,有一次,夫子因生病而卧床不起,子路建议向上天祈祷,夫子回答说“丘之祷久矣”。初看时并不能直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夫子明明卧于病榻,为什么还说自己已经祈祷了很久了呢?其实这里的祷,就是夫子对“敬鬼神”的最好诠释。若是真有掌管善恶赏罚的鬼神,自会赏罚分明。我们只要做好为人者应尽的本分和义务,无愧于天地,自然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此才是真敬,如此才是真的祈祷。

 三是远鬼神。远者在于理上行事,如果团体或者个人,遇到困难,遇到难事,就想着以祈祷鬼神而获得护佑,这不但是在亵渎鬼神,更对社会发展,人的德智开发所不利。翻看中国历史,每当在国家遇到乱世时,必然有以祈祷名义,谄媚鬼神,以鬼神的名义蛊惑人心的事情。最著名的有汉朝的黄巾起义,清朝的太平天国。看圣人教言,再对应后世的历史,无不一一应验。

 其次是樊迟向夫子请教了关于仁的问题。孔子以“先难而后获”的思想,即仁者不会知难而退,只要有关大众福祉的事情,一定会迎难而上。夫子的一生正是在知难中不辞辛劳,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孔子五十岁学《易》,不可能不知道历史发展的规律,也不可能不知道所处的时代是多么地难以改变,但他并没有退缩,为一切有志之士做了最好的榜样。关于后获的问题,有人认为是获取回报的意思,但仔细推敲,并不合理。仁者以乐忘忧,并不在乎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收获,只求内在的感悟和喜悦,并以奉献自己作为最高的追求。

读此章可知,爱人就是敬鬼神,为人要做好人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连人事都没有做好,而去谈论事鬼神的事情,就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按语】为知者,敬天爱人,乃敬鬼神之最好形式,为人者当尽人事,行人道,若神有灵,必佑之。若不能行人道者,即日日事鬼神,祸福未必能远离也。以身事人,即为事鬼神,此亦乃远鬼神之意也。

为仁者,行难行之行,忍难忍之忍,不为自己谋福祉,但愿社会得安宁。若有功于人,行功于人后,或以他得实惠而为自身之惠,不亦乐乎。此为仁者之真得也。

心存敬字当行仁

以身为香奉民众

不为个人求福祉

但愿天下得安宁

名家集义

钱穆曰:“用民字,知为从政者言。鬼神之祸福,依于民意之从违。故尚能务民之义,自能敬鬼神亦自能远鬼神,两语当连贯一气读。敬鬼神,即所以敬民。远鬼神,以民意尤近当先。”

《左传》随李梁曰:“民,神之主也。”与孔子此答大意近似。

《诗经》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王肃曰:“务所以化道民之义。”

包咸曰:“敬鬼神而不渎。”

《礼运》曰:“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德,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表记》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告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郑注:“远鬼神近人,谓外宗庙,内朝廷。”

《春秋繁露篇》:“孔子谓冉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后加教,。语樊迟曰:‘治身者,先难后获。’以此之为治身之与治民,所先后者不周焉矣。’”

《诗》云:“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先饮食而后教诲,谓治人也。又曰:“坎坎伐辐,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先其事,后其食,谓治身也。

《楚语观射父》曰:“古者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徳,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丞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天地以属民,使受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案:世衰则神教兴,其始亦以祸福示戒,而终必归于渎祀,以长期谄慢之罪。

朱子曰:“专用力于道人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

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

吕氏曰:“当务之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范宁曰:“艰难之事则为物先,功之事而处物后,则为仁矣。”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小雨点若是真有掌管善恶赏罚的鬼神,自会赏罚分明。我们只要做好为人者应尽的本分和义务,无愧于天地,自然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如此才是真敬,如此才是真的祈祷。——学习到夫子对鬼神的敬,与我们平常人,单纯敬鬼神,不看自己为人处事不一样啊!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