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26 不为虎作伥的真君子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11-10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26

《论语·雍也篇6.7

【原文】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b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宋代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学记】不为虎作伥的真君子

王鹏翔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此章所言季氏,或许是指季桓子,但根据前一章来看,应该是指季康子。鲁国三家,把持朝政,孔子辞官后,闵子骞亦随师隐退。然而,季氏在费邑的属地无人管理,想再次请闵子骞出山为政。闵子骞鉴于季氏无视君臣之礼,故而回绝,并特意交待,如再来召请,将去汶水之上。

这段故事联想到了伯夷和叔齐,他们也是因为看不惯当政者违礼的行为而不肯为官,闵子骞亦是如此。他是那么的洒脱和自在,一副昂然挺立的身躯,任清风吹打衣袖,我自岿然不动,人天一色的动人画面瞬间出现于眼前闵子骞仿佛在说:你做你的春秋大梦,我过我的自在生活,各玩各的,要是非逼我陪着你玩,我就去汶水之上,潇洒走一回!反正我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总觉得有风骨、有正气的人,灵魂是自由的,个性是鲜明的,不违背于自己的信仰,不违背自己的意愿!活泼泼立于人海中,眺望远方!

于此章看到了孔门自圣人以至于闵子骞,已经非常系统的地传承和沿袭了古德之风。他们不与犯上作乱者、侵略者为伍的高尚人格,撑起了这个民族的脊梁。由此一直沿袭至今,江山代代都有如此奇骏之士,实乃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在此深切缅怀!读此章可知,向圣贤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的伟大人格和铮铮风骨,如此才能让一个人屹立于天地,铸就一身正气

【按语】夫子辞官,闵子骞亦辞之,此伯夷、叔齐之遗风矣!不与犯上作乱者为伍,不向权贵低头。铮铮铁骨铸就民族之魂魄!撑起华夏之脊梁!

铁骨趋仁义

不肯就权贵

品贵有正气

浩然塞沧冥

名家集义

孔安国曰:“季氏不至,而其邑宰数畔,闻子骞贤,故欲用之。”又曰:“不欲为季氏宰,记使者善为我辞焉。说令不复召我。”

程子曰:“仲尼之门,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闵子,曾子数人而已。”

谢氏曰:“学者能少知内外之分,皆可以乐道而忘人之势。说闵子得圣人为之依归,彼其视季氏不义之富贵,大啻犬彘。又从而臣之,岂其心哉?在圣人则有不然者,盖居乱邦,见恶人,在圣人则可;自圣人以下,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闵子岂不能早见而豫待之乎?”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心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小雨点本章作者非常形象地讲解了闵子骞心存道义,不与侵略者、犯上做乱者为伍,无愧于心,勇敢地做自己的故事,向人们活泼泼展示了一个有风骨、有正气和个性鲜明的自由灵魂!!本人非常欣赏闵子骞的铮铮铁骨,不愧为华夏脊梁!

燕妮不与犯上作乱者、侵略者为伍,不向权贵低头,不违背自己的内心,铮铮铁骨铸就民族魂魄!!

颜姐:有风骨、有正气的人,灵魂是自由的,个性是鲜明的!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