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06 孔文子的优点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9-24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06

《论语·公冶长第五5·14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评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记】孔文子的优点

王鹏翔

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冬天,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他之前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为妻,其妹妹随嫁。后来,子朝逃离宋国。于是,孔文子诱使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把自己的女儿孔姞嫁给了太叔疾。后来,太叔疾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诱出来,安置在这个地方,还给她修了宫殿,就好像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为此大为恼火,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经孔子劝说,最后孔文子把女儿强行要了回来。此事的发生成为了孔文子德行上的一大污点。其因有二;

其一、太叔疾为君,孔文子是臣,臣攻打君是以下犯上。其二、将女儿嫁了出去,又要了回来,这种行为不符合礼制。

基于以上两点,子贡对他死后被赐予“文”这一谥号大为不解,于是就向自己的老师请教。夫子对子贡说了八个字,以表明孔文子是可以承担起“文”这个谥号。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敏,疾速之义。孔子好古敏以求之。

“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皆称下问。 一个很聪明、很有才华的人,通常比较容易自满,不喜欢学习。孔文子不但聪明,勤勉,还很好学。身居高位,为了获得学问,可以放低身份,向地位卑微的人请教。这些优点都是难能可贵的,足以盖过他的缺点。由此亦表明两点。

其一、体现了圣人隐恶扬善的道德智慧。社会与人都普遍存在两面性,一面为善,一面为恶。善为积极正面的,恶为阴暗和过失的。古人认为揭露丑恶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止恶效果,但无法起到扬善的积极作用。使恶行让恶人效仿,使善行处于被动。如果社会舆论只重视宣扬过失,容易使人心晦暗、堕落。对于过失者而言,被人揭露痛点,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错上加错。

 隐恶扬善的目的在于不断发现过失者的优点,并且给予正面的肯定。多赞扬他人的品德、优点,有助于对方改过,增长信心,从而善行越来越多,过失越来越少。

其二、以包容的心对待他人。不以对错而去衡量一个人的品格,且莫以一己之见而否定他人的品行,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只要不触及法律,不侵犯他人,均以宽己之心对待他人的过失。以宽厚的心全然地接受和包容,必能影响他人趋于完善。人都会犯过失,对于犯了过失的人,只是一味地指责,无异于将他推向了犯罪的边缘。只有接受和包容才能给予他改过迁善的机会。

【按语】:人非草木,孰能无过,过大于善者,责之于私房,善大于过者,当扬善于大庭广众。孔文子敏不骄而好于学,位处高而求学于卑微。此好徳之心胜于好利者也。贤人一语以疑之,圣人一言以解之,今人当思之。

人非草木焉无错

且莫记过不见徳

扬善可以改其过

性本向善人人学

名家集义

钱穆曰: 孔子好故敏以求之是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皆称下问,不专指位与年之高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则其进于善也不又难矣。

李炳楠曰:“虽有其他不善,但就文之一字而论,有此二者,可以称之。圣人隐恶扬善,厚道之教,于斯可见。”

刘沅曰:“古人谥以尊名,非有大恶不被之恶名,善善从长之意也。文子素行不端,子贡疑之,固宜子言,勤学好问,故以为文是以之云,犹言如是已耳,圣人取人之宏图,不待言而策励。”

《刑疏引谥法文》云:勤学好问曰文。是问以谥也。

愈氏樾平让云:下问者,非必以贵下贱之谓,凡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皆是。

朱子曰:“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

苏氏曰: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其为人如此而谥曰文,此子贡之所以疑而问也。孔子不没其善,言能如此,亦足以为文矣,非经天纬地之文也。

皇侃曰:“言孔圉之识智疾速,而所好在学,若有所不知,则不耻咨文在己下之人,有此诸行,故谓为‘文’也。”

孔安国曰:敏者,识人之疾也。下问,问凡在己下者也。

卓吾云:于子贡身上亦是有益。盖愿息悦不若己,是子贡病痛耳。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小雨点隐恶扬善的目的在于不断发现过失者的优点,并且给予正面的肯定。赞同!

芳草读此章可知古人的智慧安世,今日社会上许多不良负面新闻,经媒体或网络大肆宣扬,许多人生活在惶惶不安的环境里,左邻右舍住了许多年,还是互相戒备着,可见隐恶扬善对人、社会是起多大的因素。

颜姐莫以一己之见而否定他人的品行,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只要不触及法律,不侵犯他人,均以宽己之心对待他人的过失!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