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087 第四卷 稽古(5 - 6)
【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087
第四卷 稽古(5 - 6)
秦敬修◎编著 秦治◎整理
稽古5
【原文】虞舜shùn(1),父顽母嚚yín象傲(2)。克谐以孝(3),蒸蒸乂(4)。不格奸(5)。
(1)舜:是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字都君。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都城在蒲阪(今山西运城永济)。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的帝号,故后世以“舜”简称。
(2)父:舜父名瞽瞍,母是继母,弟名象(继母所生)。顽:德义是做人的常规,顽是不按德义的常规办事。嚚:谗毁貌。口不说实话,捏造事实在瞽瞍面前说舜的不是。傲:傲慢不恭。
(3)克谐以孝:能和气的孝顺父母。克:能。谐:谐和。
(4)蒸蒸:进而又进,不止息。蒸:进。乂:治,自己修治自己。
(5)不格奸:不至违法乱纪,做出恶事。格:至。
【译文】虞帝舜的父亲身不则德义的常规,继母口不说真情实话,象傲慢不恭,日以杀舜为事。处境这样困难,而能在父母毒打、弟弟谋杀之下,极其和气地孝顺父母,友爱弟弟。慢慢感化,卒使父母和弟弟,进一步,又进一步地自己修治自己,没做出违法乱纪的坏事。
稽古6
【原文】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嚎泣于旻天(1),何为其嚎泣也?孟子曰:怨慕也(2),我竭力耕田,躬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3)?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4)。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5)。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6),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7)。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1)嚎泣于旻天:叫天嚎哭。旻天:天生万物而怜悯之,因名旻天。
(2)怨慕也:怨自己不会事亲,而思慕父母爱我。
(3)于我何哉:我做错了什么使父母愤怒,而不爱我呢?
(4)帝:尧帝。胥:看,观察 。迁之:移交给舜。
(5)如穷人之无所归:像穷苦人无家可归,言其怨慕迫切之甚。
(6)艾,美好。
(7)不得:失意不得宠。热中:心中烦燥发热。
【译文】孟子的学生万章问说:“舜到田间做农活,望天啼哭,为什么嚎哭呢?”孟子说:“他怨恨自己不会事亲,而思慕父母能爱他,所以嚎哭呢。他认为自己尽力做农活,亲身做好了人子应做的事,父母不爱我,是我哪里还没做好?得罪了父母,我为啥如此无知,连父母都不会侍奉呢?当时舜的孝名人人都知,帝尧闻知,赏识舜的孝行,命他的九个儿子去舜那里向舜学习,二个女儿嫁为舜妻,文武百官供舜役使,牛羊仓廪全备,以养舜在农村。天下的贤士,多来历山就舜学道,眼看着尧将要把天下让给舜了,但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慈爱,舜就象穷苦人无家可归一样惶惶不安。受天下士人的喜爱是人所同欲的,舜受到天下善士的喜爱,不能解他的忧愁;美色是人所同欲的,娶天子的两个女儿为妻,不能解他的忧愁;富是人所欲的,富有天下不能解他的忧愁;贵是人所欲得的,贵为天子不能解他的忧愁。天下的名士喜爱他,人所喜悦的美色富贵同时都得到了,而没能解忧,只有父母慈爱他才可以解他的忧。”
“世人年幼时,就爱慕父母,知好色就慕俊美小女,有妻子就慕妻子,做了官就慕君,得不到君的宠任就心中烦闷不安,把慕父母的心早忘了。大孝子终身只知慕父母,年已五十仍慕父母的,我于大舜见到了。”
【评述】人小时候慕父母与大舜一样,因知人性本善。及至慕少艾,慕妻子,慕君,则丧其慕父母之心,乃是私欲蔽了本性,丧了良心,才与聖人霄壤不牟。聖人之心,天理纯粹,不以人欲间之。是故终身慕父母,而不以毁誉欢戚美色富贵动其心而有外慕。孟子所谓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有智愚贤不肖者,只在良心之存与不存耳,惟聖贤能存其本心以终身,故能全其本性。中人以下者,气拘物蔽,不知天爵之贵,放其良心而从欲,故愈趋愈下,甘心为禽兽而不耻,可悲也已!
《<小学>通俗解义》简介:本书是对朱子《小学》书的精准注译和评述,一是提纲挈领,为践行正确人生点亮指针;二是讲明为人,做事、修己、治人的方法和准则;三是使人学明白爱亲、敬长、隆师、亲友、孝悌、忠信的道理。明白了学行善道的准则,并由此道路而行其所当行,为其所当为,成长为品性高尚,才德优秀,能担当社会责任的有用人才;成长为社会精英,自立而立人,为万世开太平。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