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69 做个有良心的人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69
《论语·里仁第四》4·3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说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学记】做个有良心的人
王鹏翔
世间本来没有好人,也没有恶人。广义上讲;好人之所以好,全在于毫无所求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所以就成了一个好人。而恶人之所以恶,全在于只顾着自己而不惜损坏他人的利益,因此就变成了人人讨厌的恶人。然而,有时候好人也会做恶事,恶人也会做好事,好和恶,正和邪,不是恒久不变的铁理,有些好人,走着走着就成了恶人。有些恶人,不经意间又变成了好人。看着表面的光华灿烂,谁又能知道背后的故事呢?
人们都喜欢和好人交朋友,不喜欢和恶人打交道。然而,在大众眼里的坏人,可能在某些人的眼里,他就是自己的恩人。世间的善恶标准,在一定的范畴内,似乎没有特定的标准和条件。因此就有了在大众眼里是一个坏人,而在某些人眼里是却好人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其实就是“谁对谁好”的问题了。
就拿武王伐纣来说,在纣王和他的党羽眼里,周武王一定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奸臣逆子,但对于长期受到压迫的广大民众来说,武王简直就是上帝的化身,十足的大好人。假设一下,如果纣王是一个特别爱民的好君主呢?那武王伐纣还会被后世所称赞吗?答案一定是不统一的。因为,大多数人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衡量好恶而已,站在好人的立场上就是好人,站在坏人的立场上就会是恶人,归根结底,还是利益说了算。但孔子认为,以这样的标准去评论好恶是不太正确的,所以才提出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夫子认为,只有真正有仁徳的人才可以在复杂的好恶关系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个“仁者”,不会站在好的一边,也不会站在坏的一边,而是站在天理的一边。天理虽然不可及,但我们的心是可以触及的,那就是无愧于天地良心。唯有仁者才愿意去倾听自己的心声,忠于自己的良心。唯不仁者只会重视自己外在的感受,不会顾及自己内心的善能。
【感悟】:用心感受自己的心声,一切的美好,从绝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开始!凡事都能对得起天地良心,恐怕就离“仁”不远了吧!
【注释】:世间之好恶者,非仁者之好恶。世之好恶者,以对己之好恶而论之。夫唯仁者之好恶必不以违背天理良心而行之、论之。天理者,心安理得者也。若心能不安,焉有公平好善可存焉?故仁者必以理行于道,不仁者以利安于世。
东说好来西说恶
全凭你是咋对我
好恶复杂难抉择
天理良心不会错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好人恶人,人孰不能?但不仁之人,心多私欲,因多苛求顾虑遂使心之所好,不能真好。心之所恶,亦不能真恶。
若人人能安仁利仁,使仁道明行于人群间,则善人,尽得人好,而善道光昌,恶人尽得人恶,而恶行匿迹。人人能直有其好恶,而此人群亦成为一正义快乐之人群。主要关键,在人心之能有其好恶,则人心所好自然得势。人心所恶自不能留存。
知勇之本,皆在仁,不仁则无知无勇,恶能好恶!并好恶而不能,此真人道之至可悲矣。
《论语讲要》:仁者有智,能克己复礼,不妄为好恶,故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正义》:孔安国曰:“惟仁者能审人之所好恶,凡人用情,多由己爱憎之私,于人之善不善有所不计,故不能好人恶人也。若夫仁者,情得其正,于人之善者好之,人之不善者恶之,好恶咸当于理,斯惟仁者能之也。”
焦氏循补疏:“仁者好人之所好,恶人之所恶,故为能好能恶。必先审人之所好所恶,而后人之所好好之,人之所恶恶之,斯为能好能恶也。”
《论语集注》: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论语点睛》:无好无恶,故能好能恶。无好无恶,性量也;能好能恶,性其也。
《论语义疏》:夫仁人不佞,故能言人之恶事能好人能恶人也。
繆播曰:“仁者,人之极也,能审好恶之表也,故可以定好恶。若未免好恶之境,何足以明物哉?”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孔子简介(下):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审编发布:秦荣光